[发明专利]透湿防水面料及其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9918.1 | 申请日: | 201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华阳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M13/395;D06M13/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3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面料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透湿防水涂层面料以及其制备工艺,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的亲水性无孔质PU透湿原料,此方法为把亲水性无孔质PU透湿原料,经过涂层机涂布、刮涂于基布表面,经涂层机烘箱热风烘干、溶剂挥发,成膜。使织物具有防水透湿之功能,其透湿原理为透湿原料中含有亲水性物质,具有吸湿——扩散——解吸作用。此工艺加工之透湿面料,遇水产生澎润,导致皮膜耐磨性下降,且织物透湿性能相对较弱,一般透湿度指标为2500-3500G/M.24H(JIS 1099 A1)。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采用微孔涂层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是现有微孔涂层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没有考虑到烘箱内风速的控制,风机没有通过变频控制流通风量,很难保证孔洞的均匀性与一致性,且遇水容易膨胀;
(2)面涂层一次涂布加工而成的,孔洞容易重叠,水压比较偏低,很难突破3500MMH2O;
(3)现有的微孔涂层皮膜表面的韧性不够,不耐刮,不耐膜;
(4)现有的微孔涂层的成品A级率偏低,失败率达到30%以上;
(5)现有的微孔涂层配置料的可连续操作性比较低,如与空气接触容易结皮,由流体态转变为固态;
(6)现有的微孔涂层含有有机锡,其为禁用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透湿防水面料的底涂浆料及其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透湿加工涂层面料微孔不均匀,遇水容易膨胀的弱点,从而提升了织物本身的透湿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湿防水面料,包括基布和和位于基布一侧的涂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层依次由底涂层、第一面涂层和涂覆于第一面涂层表面的第二面涂层叠加组成;
所述第一、第二底涂层均由以下质量比例含量组分组成的浆料烘干获得:
聚氨酯树脂, 100,
丁酮, 19~21,
甲苯, 28~32,
水, 43~47,
1,6-二异氰酸己烷, 2.8~3.2,
N-甲基乙醇胺, 2.8~3.2;
所述面涂层由以下质量比例含量组分组成的浆料烘干获得:
聚氨酯树脂, 100,
丁酮, 24~26,
甲苯, 38~42,
水, 43~47,
N-甲基乙醇胺, 0.9~1.1。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底涂层、第二底涂层和面涂层之间的厚度比为4∶14~16∶9.5~10.5。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底涂层、第二底涂层和面涂层之间的质量比为1∶2.8~3.2∶1.8~2.2。
一种用于制备上述透湿防水面料的制造工艺,所述透湿防水面料包括基布和位于基布一侧的涂覆层,此涂覆层依次由底涂层、第一面涂层和涂覆于第一面涂层表面的第二面涂层叠加组成;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调制液粘度为4000-7000mpas的所述底涂层的底涂浆料,具有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1-1、将丁酮、水和聚氨酯树脂按照66~68∶3~5∶29~31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形成主树脂溶液;
子步骤1-2、在步骤一的主树脂溶液中添加作为促进剂的N-甲基乙醇胺,此主树脂溶液和促进剂的质量比例为100∶2.5~3.5;
子步骤1-3、将丁酮和甲苯的混合液缓慢地投入经步骤二的主树脂溶液中并均匀搅拌形成主树脂混合溶液,此混合液和主树脂溶液的质量比例100∶43~45,所述丁酮和甲苯按照1∶2或者1∶1的质量比例形成所述混合液;
子步骤1-4、将1,6-二异氰酸己烷和步骤三的主树脂混合溶液按照100∶1.5~2.5的质量比例在25-35℃温度内以1000rpm转速搅拌均匀混合形成调节后的主树脂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华阳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华阳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9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