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冲式节能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8439.8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2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林义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艾迪西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艾迪西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64 | 分类号: | H01H50/64;H01H50/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51907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节能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脉冲式节能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保护装置、自动控制系统以及通信设备中的电控制器件。传统的继电器主要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铁芯、卷绕在铁芯上的激磁线圈、衔铁、弹簧、设有动触点的动簧片和设有静触点的静触片组成;只要在激磁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激磁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并产生电磁效应,使衔铁在电磁力的吸引下克服弹簧的拉力而吸向铁芯,从而带动与衔铁相连接的动簧片上的动触点与其中一个静触片的静触点相接触。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簧片的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片的静触点相分离,并与另一个静触片的静触点相接触。这样接触、分离,从而达到了接通或切断电路的目的。显然,现有技术的这种继电器,其不足之处是:只有给激磁线圈连续通电才能保持继电器的工作状态,这不仅会增加能耗,还会使激磁线圈发热,工作时间过长时还会容易烧毁。为了克服传统的继电器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采用脉冲电压即可动作的继电器,其虽然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但大多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无法控制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动簧片及静触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脉冲式节能继电器,其不仅体积小、结构简单、节能环保,还能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动簧片及静触片进行切换控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脉冲式节能继电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激磁线圈、衔铁、铁芯、带有动触点的动簧片及带有静触点的静触片,还包括一步进锁定机构,该步进锁定机构包括步进轮和用于推动步进轮实现步进动作的推动结构;步进轮可沿其中心轴转动地安装于壳体内,该步进轮的侧壁沿其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彼此相互间隔的凸齿,该步进轮的其中一端面上沿其周圈均匀分布有若干用于顶起动簧片以实现动、静触点相接触的凸苞;动簧片及静触片为一组或一组以上,该动簧片的一端位于步进轮的该端面处;衔铁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内,该衔铁的一侧连接有用于复位的弹簧,衔铁的另一侧连接有推动结构,且该推动结构的端部与步进轮的凸齿相啮合,以推动步进轮转动而使动簧片由步进轮的其中一个凸苞顶起或落入两相邻的凸苞之间。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推动结构呈C字形结构,该C字型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衔铁的另一侧的端部相固接或一体相接,该C字形结构的其中一个端部构成用于推动所述步进轮转动的推动爪,另一个端部构成用于制动所述步进轮的止动爪,且该C字型结构的两个端部随所述衔铁的转动交替抵向所述步进轮;所述衔铁上插接有一转动轴,以使所述衔铁可绕该转动轴转动;C字形结构的推动爪、所述弹簧和所述激磁线圈及铁芯位于所述衔铁的轴向方向的同一侧,且所述弹簧连接于衔铁的一侧的端部,所述激磁线圈及铁芯位于所述弹簧和转动轴之间。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推动结构为一杆体,该杆体的一端部与所述衔铁的另一侧的端面相固接或一体相接,该杆体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步进轮的凸齿相啮合;该杆体上沿其轴向开有一用于限位的条形孔,且该条形孔内插接有一转动轴,以使所述衔铁及杆体可绕该转动轴转动;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衔铁的一侧,所述激磁线圈及铁芯位于所述衔铁的另一侧。
所述动簧片及静触片为一组,所述步进轮的凸齿的数量为所述步进轮的凸苞的数量的两倍,且各凸苞分别与最近邻的凸齿位于所述步进轮的同一径向方向上。
所述动簧片及静触片为两组或两组以上,该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动簧片及静触片呈并列分布,且该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两相邻的动簧片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步进轮的两相邻的凸齿之间的间距相一致;所述步进轮的凸齿的数量与所述步进轮的凸苞的数量之间以动簧片及静簧片的组数加一构成倍数关系,且所述步进轮的凸齿的数量大于所述步进轮的凸苞的数量;所述步进轮的各凸苞分别与最近邻的凸齿位于所述步进轮的同一径向方向上。
所述各凸苞分别呈半球状结构,所述动簧片与所述凸苞相接触的两个拐角分别呈圆角结构。
所述步进轮的凸齿的数量为十二个,所述步进轮的凸苞的数量为六个。
所述静触片为一个,所述动簧片的动触点与该静触片的静触点相接触或相分离。
所述静触片为两个,所述动簧片位于该两静触片之间,且所述动簧片的动触点与该两静触片的静触点交替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艾迪西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艾迪西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艾迪西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艾迪西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的密封圈
- 下一篇:一种控制信令资源单元确定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