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器铝底座的挤压成型模具及其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8210.4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02 | 分类号: | B21C23/02;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底座 挤压 成型 模具 及其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涉及一种散热器铝底座的挤压成型模具及其制法,其特别是选用定量裁切的铝胚料,并通过上、下模的一次挤压而能快速制成一外壁具有复数凸齿的铝底座。
背景技术
习知具有复数辐射状散热片的散热器,系包括复数个散热片及一铝底座所组成,传统手段是将复数散热片以辐射方向一体成型于铝底座的外壁,故制造过程繁复不便,成本非常昂贵,尤其是散热片的本体厚度粗厚沉重,不仅重量增加,且散热片的数量稀疏,散热效果并不理想。
习知散热器,亦有利用焊接方式将各散热片逐一依附结合于铝底座的外壁面,但焊接方式不但费时费工,且须通过电镀加工作业,故极不环保,也会降低热传递效果,成效亦不佳;此外,或亦有利用铝锭胚料直接车制成型,但此种加工制法仍费时费工,不适合量产,且产生的废料更多,故成本高,仍不符经济效益。
上述习知散热器的铝底座,其外观形状可实施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其它任意形状的中空座体,且底部为一封闭面,以供贴触于热源(如CPU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铝底座的挤压成型模具及其制法,其系选用经过定量裁切的铝胚料,将该定量的铝胚料置入一下模的成型槽内,再通过上模的一次挤压而一体成型为一散热器铝底座,其中,下模的成型槽系在槽内侧壁开设纵向分布的复数齿槽,且槽底呈封闭面,当定量的铝胚料通过上模的挤压,即会自动匹配流入成型槽及其复数齿槽,因此于脱模后可形成一外壁具有相对复数个凸齿的散热器铝底座,其制成快速非常适合量产,且经过定量计算的铝胚料系一次挤压成型,故不会浪费多余废料,有助于降低成本及物料管控。
本发明之次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铝底座的挤压成型模具,其系在一加工机台(可选用液压工作机或冲床)分别安装上模及下模,特别是在下模开设一成型槽,所述成型槽可依需要而实施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其它形状且具有封闭面的中空槽形,并可经由线切割加工或放电加工而于成型槽的槽内侧壁开设呈纵向分布的复数齿槽,因此于定量的铝胚料置入后,即可通过上模的挤压,使铝胚料匹配流入成型槽及复数齿槽,于脱模后即快速形成一外壁具有凸齿的散热器铝底座。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铝底座的挤压成型模具,其中,该下模成型槽的内侧壁复数齿槽,系包含呈间隔交错的第一齿槽及第二齿槽,使匹配成型的散热器铝底座可形成相对的第一凸齿及第二凸齿,因此可供散热片嵌插再通过治具的冲压而形成稳固的压扣结合。
本发明之又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铝底座的挤压成型模具,其中,该下模的成型槽,其槽底面系适当小于槽口面,使成型槽具有下小上大的微幅锥度,因此更有助于模具快速完成脱模工作。
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器铝底座的挤压成型制法,选用定量裁切的铝胚料,将该定量的铝胚料置入一下模的成型槽内,该下模的成型槽在槽内侧壁开设纵向分布的复数个相同或不相同的齿槽,且成型槽的槽底呈封闭面,于铝胚料置入成型槽后通过上模冲压冲头的挤压,进而自动匹配流入成型槽及其复数齿槽,脱模后即形成一外壁具有相对复数个凸齿的散热器铝底座。
优选的,该上模与下模系通过一次挤压而将定量的铝胚料一体成型为一散热器铝底座。
优选的,该定量的铝胚料系以对应匹配的形状置入成型槽。
优选的,该铝胚料由一圆条状的铝料施以定量裁切。
优选的,该铝胚料系由一断面呈方形的条状铝料施以定量裁切。
一种散热器铝底座的挤压成型模具,在一加工机台分别安装上模及下模,该上模设有一适配的冲压冲头,而下模开设一成型槽,该成型槽系具有封闭面,并经由线切割加工或放电加工而于成型槽的槽内侧壁开设纵向分布的复数齿槽。
优选的,该加工机台系一液压工作机或冲床。
优选的,该下模成型槽内侧壁的复数齿槽,系包含间隔交错的第一齿槽及第二齿槽。
优选的,该下模成型槽的槽底面系小于槽口面,使成型槽具有一呈下小上大的锥度。
优选的,该下模成型槽系实施为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
优选的,该上模的冲压冲头系预设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凸出部。
优选的,该上模的冲压冲头系预设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内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状液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快速供服硝酸甘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