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称重分拣实现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5643.4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2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周骏;卞行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安创智能化(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7C5/16 | 分类号: | B07C5/16;B07C5/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刘贻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称重 分拣 实现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称重实现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的一种镍镉、镍氢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的自动称重分拣实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镍镉、镍氢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由于前道工序中,制片过程存在的切片误差,蓄电池的电池反应片每片的制造重量往往不同,为了保证后续电池的生产质量,需要对其进行称重,然后按照重量的不同进行分级,为下一步反应片的配对奠定基础。
目前电池生厂商通常还是采用人工称重的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人为主观因素不可控等缺点,而且仅有的自动称重分拣机明显存在分拣效率低、称重精度低、结构复杂、成本高等缺点。
自动称重分拣机是整个电池极片生产线的重要一步,这关系着最终电池极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现有有些电池生产商采用的自动称重分拣机通常包括进片机构,上片机构,过渡走片机构,称片机构,输送机构,分拣机构,电源和可编程微控制器等等。其基本工作过程为:首先将待称重的各单片竖直码放在进片机构上,进片机构将待称片逐一以单片形式输送到上片机构,上片机构按一定频率将待称片水平送到过渡走片机构上,通过过渡走片机构调整其走片速度后输送到称片机构,称片机构称出待称片的重量后,将已称片送到输送机构,由输送机构送到分拣机构,最终分拣机构在可编程微控制器的控制下按已称片的不同重量级差对已称片的进行分拣,以实现配对。
但现有的自动称重分拣机其机械部分,包括进片机构、上片机构、过渡走片机构、称片机构、输送机构、分拣机构等,其机构复杂,成本较高;并且是采用单行的称重方式,即单向称重操作,机械手称重完回来取片的行程是空行程,其速度慢,效率低,每分钟只能称重和分拣30片左右;此外,现有装置机构庞大,占地空间较大,并且在运行、维护等方面对人的依赖程度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称重分拣实现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镍镉、镍氢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人工称重分拣的机械繁琐、生产过程不可控以及现有自动称重分拣机的速度慢,效率低,结构复杂和成本高等问题,在控制称片精度的前提下,改变称重方案,精简机械机构,降低装置及运营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自动称重分拣装置,排列设置包括一用于放置待称重电池极片的取片槽,称重装置,以及一用于放置称重后分拣电池极片的放片槽;其中,还包括一并行且反向往复运动设置的两支架杆,在每一支架杆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取放所述电池极片的机械手;每一所述支架杆上固定设置有一滑块,与一滑轨相适配;所述两个滑块通过一同步带带动,并且所述同步带围绕四个导向轮实现;
所述支架杆上两端机械手之间的间距满足从取片槽取片到称重装置称重,以及将称重后的电池极片分拣到所述放片槽的距离。
所述的自动称重分拣装置,其中,所述两个滑轨并行设置,并由一支架支撑。
所述的自动称重分拣装置,其中,所述取片槽设置在一可受控的升降平台上。
所述的自动称重分拣装置,其中,所述升降平台下设置有一X型支架,其底端设置在一沿第三滑轨滑动的底座上,并且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第一滚珠丝杆以及控制该第一滚珠丝杆转动方向的第一电机;在所述X型支架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杆螺纹适配的螺母。
所述的自动称重分拣装置,其中,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三滑块,该第三滑块通过一双行程气缸驱动沿所述第三滑轨可往复移动。
所述的自动称重分拣装置,其中,所述放片槽通过一第二滚珠丝杆受控移动,所述第二滚珠丝杆通过一第二电机驱动。
所述的自动称重分拣装置,其中,所述机械手为气动机械手。
一种采用所述装置的自动称重分拣实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由同步带通过滑块带动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到达第一工作位置:
在第一支架杆一端的第一机械手从取片槽中拾取待称重的电池极片的同时,该第一支架杆另一端的第二机械手从称重装置上拾取已称重完毕的电池极片;同时,第二支架杆之一端的第三机械手放下待称重的电池极片到所述称重装置上,该第二支架杆的另一端第四机械手分拣已称重的电池极片到放片槽中;
B、由同步带通过滑块带动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到达第二工作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安创智能化(深圳)研究院,未经中科安创智能化(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5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