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8192.1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4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G01B2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驱动 磨损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角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梯驱动绳轮的角位移;
线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梯驱动绳轮的线位移;
磨损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电梯驱动绳轮的磨损;
所述磨损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角位移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电梯驱动绳轮的角位移和线位移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电梯驱动绳轮的线位移计算电梯驱动绳轮直径的实际值,并进一步根据该直径的实际值与电梯驱动绳轮直径的标称值计算电梯驱动绳轮的磨损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计算单元计算所述驱动绳轮的磨损的公式为:
D=2d/θ(公式1)
△D=D’-D (公式2)
△D%=(D’-D)/D’×100%(公式3)
其中,D是驱动绳轮直径的实际值(米),d所述线位移检测装置输出的电梯驱动绳轮的线位移(米),θ是角位移检测装置检测到的驱动绳轮的角位移(rad),D’是驱动绳轮直径的标称值(米),△D是驱动绳轮直径的磨损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位移检测装置为带有编码信息且与电梯轿厢联动的绳索和固定于机房或井道中用于读取所述绳索上编码信息的读码器,当轿厢移动时读码器通过读取绳索上的编码信息即可实现对电梯驱动绳轮线位移的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位移检测装置为固定于井道中带有编码信息的码尺和固定于轿厢上的用于读取条状装置上的编码信息的读码器,当轿厢升降时读码器通过读取条状装置上的编码信息实现对电梯驱动绳轮线位移的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位移检测装置包括一电路结构和一电路参数检测装置,所述电路结构的一个或多个参数随电梯驱动绳轮的旋转或轿厢的升降运行而变化,所述电路参数检测装置通过检测电路结构的参数的变化实现对电梯驱动绳轮线位移的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位移检测装置为能够输出反映电梯驱动绳轮旋转量的增量式或绝对式编码器,或是根据电梯驱动电机的速度指令值通过积分运算计算出电梯驱动绳轮的角位移,或是根据电梯驱动电机的输入、输出参数利用无传感器控制理论估算出电梯驱动电机的角速度,再经积分运算后计算出电梯驱动绳轮的角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
打滑判断单元,所述打滑判断单元根据所述角位移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判断电梯驱动绳轮与驱动绳索间是否存在打滑;
磨损评价单元,所述磨损评价单元对所述磨损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评价结果。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的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角位移检测装置检测电梯驱动绳轮的角位移;
线位移检测装置检测电梯驱动绳轮的线位移;
磨损计算单元计算电梯驱动绳轮的磨损;
或者进一步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步骤:
打滑判断单元判断电梯驱动绳轮与驱动绳索间是否存在打滑;
磨损评价单元对所述磨损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评价结果的磨损评价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位移检测装置是通过检测随电梯驱动绳轮的旋转而在井道中作升降运动的轿厢的位移量或随电梯驱动绳轮的旋转而移动的绳索的位移量来实现对电梯驱动绳轮线位移的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角位移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电梯驱动绳轮的角位移和所述线位移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电梯驱动绳轮的线位移计算电梯驱动绳轮直径的实际值,并进一步根据该直径的实际值与电梯驱动绳轮直径的标称值计算电梯驱动绳轮的磨损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1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