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长径比氧化铝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6080.2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九;孟范成;刘丞;田中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径 氧化铝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长径比氧化铝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新材料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α-Al2O3一维纳米材料常常作为增强相用来调控陶瓷、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添加纳米棒α-Al2O3增强相可以产生桥联增韧效应,能有效提高韧性、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α-Al2O3通常由其低温相γ或θ发生高温相变形成,该相变属于重建式相变,其形成过程是由成核和晶粒生长两个阶段组成。α-Al2O3纳米棒材料制备难度在于要同时对相变过程中的成核、生长两个过程进行控制。在α相的形核过程中,中间相(γ或θ)细晶粒会相互聚集,并逐渐粗化到临界尺寸(~30nm),形成α相形核粒子;生长过程是已经形成的α相形核粒子继续相互聚集并粗化,形成α-Al2O3粒子。成核与生长过程常常导致晶粒长大,同时高温煅烧也会促使相互接触的纳米颗粒形成烧结颈,出现团聚体;通常状态下α-Al2O3理想结晶形貌为六方板状或片状,一维纳米材料需要促进一维方向生长,同时又要抑制其在二维片状方向的生长,因此获得一维纳米材料相对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长径比氧化铝纳米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较以往之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用于克服其他工艺条件苛刻,工艺复杂,产量低,不易于产业化等缺点。
本发明的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质量比的硝酸铝、尿素和生物单糖并混合,加适量酒精搅拌研磨成胶态物质A;其中硝酸铝、尿素的摩尔比为1:(2.5~4),生物单糖为葡萄糖、果糖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添加质量范围占胶体物质A总质量的14~20%,酒精占胶态物质A总重量的5~10%;
2、将胶态物质A利用超声波处理器进行超声分散,分散时间30~50min;
3、将步骤2所得分散体在450~600℃点燃,燃烧得到黑色前驱体;
4、研磨前驱体,将研磨后的前驱体在1050~1100℃环境下退火0.5~1小时,获得疏松的白色粉末状产物。所得产物为α相氧化铝短棒状单晶,直径为15nm~25m,长度为50nm ~80nm;长径比为2~5。
本发明采用生物单糖诱导低温燃烧合成法、实现了对目标产物的形貌调控,降低了相变转变温度,在避免高温团聚问题的同时又有效调控了晶面生长方向,为α-Al2O3一维纳米材料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较以往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用于克服其他方法耗能高、原材料昂贵,不易于产业化等缺点,可得到分散性较好、形貌可控的氧化铝材料。
度ia明以得到的氧化铝纳米棒。烧合成中,降低了本发明制备的棒状氧化铝纳米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增强物、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中。
附图说明
图1为α-Al2O3样品的X-ray衍射(XRD)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得氧化铝纳米棒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清楚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称取20g(1mol)九水硝酸铝、8g(2.5mol)尿素、6g葡萄糖,加3.5ml酒精(浓度99.7%)研磨成胶体;将所得胶体于450℃点燃,得到灰黑色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研磨至分散;研磨后的前驱体在1100℃条件下退火0.5小时获得棒状氧化铝一维纳米材料。如图2所示,制备的氧化铝为α相单晶,直径为15nm~25m,长度为50nm ~80nm;长径比为2~5。
实施例2
称取20g(1mol)九水硝酸铝、8g(2.5mol)尿素、6g葡萄糖,加3ml酒精(浓度99.7%)研磨成胶体;将所得胶体于500℃点燃,得到灰黑色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研磨至分散;研磨后的前驱体在1100℃条件下退火1小时,获得棒状氧化铝一维纳米材料。制备的氧化铝为α相单晶,直径为15nm~25m,长度为50nm ~80nm;长径比为2~5。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