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台架用的执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5657.8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治国;章桐;胡笑天;刁威振;彭玉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式双 离合器 自动变速器 台架 执行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相关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台架用的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能够保证换挡过程动力输出不中断,有利于改善换挡品质。目前DCT离合器执行机构主要有电控气动、电控液动和电控电动3种结构形式,电控电动式执行机构由于具有响应较快、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典型的电控电动式离合器执行机构有两种结构,一种主要由直流电机、螺旋传动机构、螺旋助力弹簧、液压传动机构、膜片弹簧及离合器压盘组成。其中螺旋传动机构采用螺杆旋转、螺母移动的方式,把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螺母的直线运动,再由螺母推动与其固结的活塞推杆,使工作腔里的液压油增压或减压,从而使分离轴承推动或松开膜片弹簧的分离指,实现离合器压盘的分离或接合。但该机构结构复杂,精确控制难度较大,由于液压元件的存在,使传动系统精度降低。
另一种则主要包括直流伺服电机、减速机构和运动转换机构。减速机构一般使用单极圆柱齿轮副,运动转换机构一般为丝杠螺母,该机构的主要优点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离合器分离与结合所需要的直线运动,同时实现较大减速比,获得恰当的速度和足够的分离力。但是该机构也存在成本高、实现难度大、控制精度较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台架用的执行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台架用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验平台;
受力载体压盘,该受力载体压盘固定在试验平台上;
离合器膜片弹簧,该离合器膜片弹簧设在受力载体压盘上;
离合器分离轴承,该离合器分离轴承带动离合器膜片弹簧运动;
下支撑盘,该下支撑盘固定在试验平台上;
传动螺杆,该传动螺杆下端与离合器分离轴承固定连接;
传动螺母,该传动螺母与传动螺杆传动连接;
第一传动齿轮,该第一传动齿轮与传动螺母传动连接,并固定在下支撑盘上;
第二传动齿轮,该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上支撑盘,该上支撑盘固定在下支撑盘上;
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输出端与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连接,并固定在上支撑盘上;
位移放大组件,该位移放大组件固定在上支撑盘上,并与传动螺杆传动连接。
所述的离合器膜片弹簧两侧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所述的下支撑盘通过第一支撑杆与试验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穿过下支撑盘后通过第一螺母固定。
所述的传动螺杆下半部分传设有弹簧组件,该弹簧组件包括弹簧本体、调整螺母、下托盘和上托盘,所述的传动螺杆依次穿过上托盘、弹簧本体、下托盘和调整螺母。
所述的传动螺杆下端部设有调整垫片。
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通过键与传动螺母连接。
所述的上支撑盘通过第二支撑杆与下支撑盘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穿过上支撑盘后通过第二螺母固定。
所述的位移放大组件包括位移放大臂、右端固定单元和左端传感单元,所述的右端固定单元、左端传感单元分别固定在位移放大臂左右两端。
所述的右端固定单元包括支撑体、第一紧固螺栓、连接件和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的支撑体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固定在上支撑盘上,所述的支撑体通过第二紧固螺栓与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连接件与位移放大臂连接。
所述的左端传感单元包括支撑板、位移传感器和第三紧固螺栓,所述的支撑板通过第三紧固螺栓固定在上支撑盘上,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另一端固定在位移放大臂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真实地模拟干式DCT双离合器的作动过程,以反映实车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动态特性,尤其是膜片弹簧压力与离合器行程间的非线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位移放大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位移放大组件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C-C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台架用的执行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6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嵌床垫的矫形床
- 下一篇:一种倾仰可微调式的座椅用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