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柜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2614.4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0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雷;边弘晔;王鲁非;曲道奎;徐方;李学威;何元一;何伟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柜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换热器的机柜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机柜系统中,热管换热器布置在其机壳侧面,主要发热器件在机壳中央。该方式缺点是:1.热管换热器远离发热器、效率低下,由于空气导热速度较慢,热管换热器与主要发热器件距离又比较远,需要换热器降温的空气并非发热源器件加热的空气,发热器件附近温度仍然在升高,换热器只起间接作用,换热效率低下。2.体积庞大、成本高昂,为了解决效率低下问题,热管换热器的体积被制作的相当庞大,以增加富余量,但是,换热器体积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热管长度和散热片数量的增加,制作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昂,并且,热管长度的增加直接导致了一次换热周期的延长,单位时间内的换热效率显著降低。3.机柜系统内部风路不易控制,由于热管换热器在主要发热器件旁边,而被加热空气由于密度减小向上浮动,为了使热空气能够向侧面运动,机柜系统内部增加了数量相当多的风扇和相当多的导流装置,过多的风扇直接导致了机柜系统内部风路的混乱,很难达到局部紊流整体层流的理想状态。3.热管换热器需要定制、难于大批量生产,原来的热管换热器需要根据具体机柜系统内部发热器件总功率进行定制,不同机柜系统的换热器体积是不同的,每次定制都要求制作一次模具,重复的模具制作过程,使大批量生产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散热效率的的机柜系统。
一种机柜系统,包括有一个机壳,所述机壳包括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机壳分隔成一个前腔与一个后腔,所述前腔中安装有竖直排列且间隔设置的若干组发热器件及若干组换热器,每一组发热器件的上方安装有一组换热器,所述发热器件与换热器固定在隔板上,换热器从前腔穿过隔板而伸入后腔中。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上固定有若干个位于后腔内的挡板,所述挡板将后腔分隔成若干收容空间,每一组换热器位于一个所述收容空间中。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垂直隔板。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腔上固定有一个挡板,挡板与后腔之间形成一上一下两个开口,且挡板的内表面具有用以将气流导向换热器的倾斜面。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前腔包括有一个收容腔与一个风道,所述发热器件与换热器安装在收容腔中,收容腔中的空气通过风道实现回流。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还包有一个顶板、一个底板及两个相对的侧板,所述两个侧板连接顶板与底板,所述隔板与顶板、底板及侧板固定一起,所述顶板、底板、侧板及隔板形成所述前腔与后腔。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还包括有固定在隔板上的一个顶壁、一个底壁及一个侧壁,所述顶壁、底壁、侧壁及隔板一起形成所述收容腔,所述顶壁、侧壁、底壁、顶板、两个侧板之一、及底板一起形成所述风道。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平行所述底板、并垂直所述侧板,所述隔板所述底板与侧板。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壁平行所述底壁、并垂直所述侧壁,所述隔板所述底壁与侧壁。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壁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底壁开设有进风口、并在进风口处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收容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上述机柜系统中,所述前腔中安装有竖直排列且间隔设置的若干组发热器件及若干组换热器,每一组发热器件的上方安装有一组换热器,所述发热器件与换热器固定在隔板上,换热器从前腔穿过隔板而伸入后腔中,这样,便能够对发热器件进行有效的散热,散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机柜系统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一侧视图。
图3是图1的的一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机柜系统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立体图。
图5是图4的一另一立体图。
图6是图4的的一主视图。
图7是图4的的一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6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