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间隔约束阻尼结构吸声隔音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2606.X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68 | 分类号: | G10K11/168;B32B9/04;B32B25/02;B32B25/18;B32B27/12;B32B2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隔 约束 阻尼 结构 吸声 隔音材料 | ||
1.间隔约束阻尼结构吸声隔音材料是装饰层、阻尼层、间隔层、吸声层和粘贴层等5层材料的复合体,5层材料的组合次序如图1所示。其中,装饰层的特征在于该吸声隔音材料的装饰层为机织物、针织物、针刺非织造材料或者皮革,在用于车顶棚、门板内侧和后备箱等车体内可见部位时,可以进行印染和阻燃整理。同时,装饰层可以与阻尼层能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紧密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当装饰层印染和阻燃整理时,染料、阻燃剂和助剂达到或者高于《国际生态纺纺织品标准100通用与特别技术条件版本:2010版》要求。根据权利要求1,当装饰层与阻尼层结合时,两者的剥离强力应大于1000牛顿。
3.根据权利要求1,间隔约束阻尼结构吸声隔音材料应包含由阻尼材料构成的阻尼层,其中,阻尼材料的功能在于:当车体引擎动力传动使车身整体振动、车体与不平整路面摩擦车产生跳动时,振动和跳动将以动能和噪声的形式通过间隔层、吸声层和粘贴层向驾乘空间传递,阻尼材料能将动能转化为热能来减少驾乘空间四壁的振动。在间隔约束阻尼结构吸声隔音材料中,阻尼层为厚度1毫米的天然丁基橡胶或者合成橡胶中的异戊橡胶、乙丙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间隔约束阻尼结构吸声隔音材料应包含间隔层,其由硅胶材料形成的柔性板,但其表面平整,且为通透结构,内部有蜂窝结构,厚度为3毫米。间隔层表面通孔直径为0.1~0.2微米,孔距为2~3毫米,比表面积为700~800平方米每克,孔容为0.3~0.5毫升每克,平均孔隙率为90%~95%。
5.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4,间隔层应位于阻尼层和吸声层之间,且与两者紧密结合。在阻尼层和吸声层两层与间隔层接触层面上铺放两层低熔点共聚酰胺膜,在125℃时可以熔融。熔融状态下,通过压力作用使得阻尼层、吸声层与间隔层紧密结合,形成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5,间隔约束阻尼结构吸声隔音材料应包含吸声层,其位于阻尼层和粘贴层之间。吸声层为复合热风非织造材料,其有多层纤维网经过热轧而成。吸声层厚度为3~5毫米,平均孔隙直径为0.4~0.6微米,孔隙率为90%~95%。
7.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6,间隔约束阻尼结构吸声隔音材料应包含粘贴层,其特征在于粘贴层能将间隔约束阻尼结构吸声隔音材料粘紧密附于车体,其与车体剥离强力大于1000牛顿。在粘贴层为丙纶薄膜,其上由通过点浆处理形成的树脂粘合剂,在125℃时可以熔融。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和7,在间隔约束阻尼结构吸声隔音材料成型过程中,需要对装饰层进行印染整理,同时各层之间需要通过粘合剂或粘合膜进行粘结。因此,在间隔约束阻尼结构吸声隔音材料中,所用到的染料、阻燃剂、粘合剂和整理助剂必须达到或者高于《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100通用与特别技术条件版本:2010版》要求。在《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100通用与特别技术条件》新版本发布时,要达到新版本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6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LED器件
-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转移印花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