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组分脱酮肟型硅橡胶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1808.2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瑶;李印柏;翟海潮;林新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6 | 分类号: | C08L83/06;C08L83/04;C09K3/10;C08K13/02;C08K5/5465;C08K5/5419;C09J183/06;C09J183/04;C09J11/06;C09J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脱酮肟型 硅橡胶 密封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硅橡胶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单组份室温硫化脱酮肟型硅橡胶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硅密封剂具有耐温范围广、耐候性良好等优点,在电子、汽车、家电、建筑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单组份脱酮肟型有机硅密封剂具有硫化速度适中、对金属腐蚀性较小、储存稳定等优点,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份额。脱酮肟型单组份室温固化硅橡胶作为胶粘剂和密封剂使用时,往往需要加入增黏剂来提高其与基材的粘接性能;目前市售脱酮肟型单组份硅橡胶常用的偶联剂包括氨基硅烷偶联剂、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巯基硅烷偶联剂、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脲基硅烷偶联剂等,这些偶联剂的引入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其粘结广泛性及粘结强度。但这种粘结强度在经过高温高湿及水煮条件老化后,容易受到水汽的破坏而导致粘结强度下降甚至粘接失效,故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此外,单组份脱酮肟型硅橡胶依靠外界湿气由表及里的硫化的特性,使其固化速度较慢,也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
发明内容
针对单组份脱酮肟型硅橡胶高温高湿及水煮条件下粘结强度下降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单组份脱酮肟型硅橡胶密封剂。该密封剂通过加入一种含有特殊结构的硅烷偶联剂,使其粘接强度即使经过高温高湿甚至水煮老化后仍能保持较高水平,即具有良好的粘接耐久性。该偶联剂的引入还可以提高硅橡胶密封剂的固化速度。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偶联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且产物收率较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组份脱酮肟型硅橡胶包括以下组分:(A)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0份;(B)二甲基硅油10-30份;(C)脱酮肟型交联剂7-12份;(D)包含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硅烷偶联剂1-5份;(E)补强填料50-150份;(F)催化剂0.1-1份
上述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组分)的粘度为3000~100000mPa.s,优选5000~80000 mPa.s。
上述的二甲基硅油(B 组分)的粘度为50~5000mPa.s,优选100~1000 mPa.s。
上述的脱酮肟型交联剂(C组分),选用甲基三丙酮肟基硅烷、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四丁酮肟基硅烷的一种或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四丁酮肟基硅烷的一种或是其混合物。
上述的偶联剂含有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硅烷偶联剂(D组分),这种特殊的偶联剂的分子结构式为:
其中:R1、R2、R3、R4可以相同或是不同,选自甲基、乙基、丙基、乙基甲氧基、乙酰基等,优选甲基和乙基。
R5可选自1~3个碳原子的饱和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R5也可选自芳基,如苄甲基,苄基乙基;R5还可以选自含有酰氧基丙基的有机官能团,如-CH2(COO)(CH2)3-、-CH3CH(COO)(CH2)3-。
n和x的值为0、1、2或3。
如上所述,这种具有特殊结构的硅烷偶联剂,可以通过具有以下两种结构(D1和D2)的硅氧烷化合物合成,其中D1可以选自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具有类似结构的硅氧烷;D2可以选自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苯乙烯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等具有类似结构的硅氧烷。其中D2优选-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等具有类似结构的硅氧烷,由其合成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偶联剂结构式为:
;
其中R1、R2、R3、R4及n、x与前述一致。R6可以是氢原子或是1~3个碳原子的饱和烷基。R7选自1~9个碳原子的饱和烷基。D1结构的硅氧烷和D2结构的硅氧烷摩尔比例为0.8~1.2,优选0.95~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