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励磁无刷起动、发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0657.9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0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4 | 分类号: | H02K1/24;H02K1/14;H02K9/06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宋志雄 |
地址: | 44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励磁无刷 起动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或汽车发动机用起动、发电机,具体是一种新型电励磁无刷起动、发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航空发动机用起动、发电机(以下简称电机)多采用传统的复激式直流电机,该电机在发动机起动阶段作为起动机完成发动机的起动工作,发动机起动后作为发电机并多机并联运行,为航电系统提供直流电源,该电机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点:由于采用直流有刷结构,必须定期对电刷进行维护,维护工作不仅导致使用成本高而且也限制了飞机的定检周期,此外电刷磨损下的碳粉容易附着在电机内部从而影响整个电源系统的绝缘电阻。
如果采用其它常用的永磁同步电机、异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虽然都可以实现无刷化和起动、发电运行,但是飞机使用场合需要多台电机在发电时并联运行,永磁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在并联发电运行时负载均衡实现上较为困难,开关磁阻电机则存在转矩波动较大,电源品质较差的问题。
南航提出的双凸极无刷起动、发电机,虽然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但由于三相绕组磁路物理上不对称(在电机起动状态由于磁路比较饱和这种物理不对称引起的磁场不对称就更加明显),电机的转矩波动(起动状态)和发电品质(发电状态)都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满足起动、发电机的起动性能和并联发电性能,同时实现无刷化,解决飞机定检维护周期短的问题,并且实现电机的低转矩波动,高发电品质,特提出一种新型电励磁无刷起动、发电机。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电励磁无刷起动、发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壳体内设有定子,定子内装有转子,转子的两端通过轴承和两个端盖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在壳体上还装有旋转变压器定子、在转子上还装有旋转变压器转子,空间上还保证旋转变压器轴向对齐;电机上壳体内部和转子同轴还安装有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电机的转子采用十个齿槽交替的凸极结构,用硅钢片叠压而成;电机的定子采用十二极结构并用硅钢片叠压而成,定子上在十二个极间设有十二个用于嵌放激磁绕组的槽,激磁绕组设计为六组或者十二组,通以固定的直流电,使其在定子的十二个极上产生的磁场沿圆周方向N、S交替排列;激磁绕组为集中绕组,激磁绕组采用串联方式连接于电源两端,和整个电机形成并激结构;在定子的十二个极的每个极的中轴线上靠近定子内圆一侧还设有十二个用于嵌放三相绕组的槽,三相绕组均为集中绕组,按相序进行排列和接线进而形成三相对称绕组;电机的电动状态采用和同步机一样的磁场定向控制和空间矢量pwm控制实现最大转矩运行,电机的发电状态采用桥式整流方式输出直流电,并通过控制激磁绕组的激磁电流实现电压和负载的均衡。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在激磁绕组槽的槽口部嵌有永久磁钢,永久磁钢的放置方向为该磁钢在定子极上产生的进入气隙的磁场和激磁绕组在定子极上产生的进入气隙的磁场是相互增强的。
有益效果:
由于定子上设计了激磁绕组和相绕组,转子为简单的凸极结构,激磁电流和相电流可以直接通过定子施加,因此实现了电机的无刷化;又由于采用了电激磁结构,因此电机高速发电时仅仅通过调节激磁电流即可实现电压的稳定和负载的均衡,避免了永磁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为了维持电压平稳而必须进行的弱磁控制以及由此引起的效率降低,同时也避免了为了实现负载均衡而需要的有功功率调节的复杂线路。
并且由于电机每相磁路上均为独立励磁,因此电机各相磁路均衡对称,所以只要保证合适的极弧系数,电机感应电势波形便可做到正弦化(感应电压来自于转子旋转时凸极的磁阻变化和定子相绕组产生的磁通变化),便于对电机进行磁场定向矢量控制驱动,进而获得比较平稳的输出转矩。
用于减少漏磁的永磁钢在电机不加励磁电流时,大部分磁通通过定子轭部形成闭合的漏磁路回路,只有极少部分磁通通过转子和定子线圈形成主磁路回路,因此电机在极限转速运转时不会使定子绕组产生超出要求(整流后超出电源电压)的感应电势,但在电机激磁绕组满励时(包括起动状态和发电状态),由于其磁化方向和定子激磁绕组槽口漏磁场方向相反,因此可以降低定子激磁绕组槽口漏磁,提高电机出力。
激磁绕组在电路上全部串联为一体,该结构有利于在电机工作时因电枢磁场波动在其内部产生的感应电势方向闭合而抵消,从而减少电枢磁场波动而引起的激磁电流的波动,进而保证电机输出转矩的平稳性。
转子采用的凸极结构,十分有利于转子的轴向通风,电机不需要在定子和壳体之间设置轴向通风槽,也不需要在定子外表面设置散热筋。
电机的定子部位的热量直接利用风扇生成通过流过转子上的凸极之间的凹陷部分和定子内表面之间的空气带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06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金属基材上制备聚醚酰亚胺涂层的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轴式灯光记录展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