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双泵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7564.1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0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C·F·朗;D·J·韦伯;J·W·E·富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里逊变速箱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0 | 分类号: | B62D5/00;B62B5/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李隆涛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变速器 调节 系统 | ||
1.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变速器中流体流的设备,其包括:
第一泵,其被变速器的输入轴驱动以将流体从流体源经由第一流体通路供应到至少一个摩擦接合装置,
第二泵,其被变速器的输入轴驱动以大体将流体从流体源经由第二流体通路供应到变速器的润滑和冷却子系统,
第一阀,其在第一和第二流体通路之间流体相连,并且当第二流体通路中的流体压力比第一流体通路中的流体压力大至少一临界压力量时将流体从第二流体通路引导到第一流体通路,以及
第二阀,其与第一和第二流体通路以及润滑和冷却子系统流体相连,当第一流体通路中的流体流速低于第一临界流体流速、流体温度高于温度临界值并且流体流需求量大于流体流需求临界值时,所述第二阀将第一和第二流体通路与润滑和冷却子系统阻隔,从而第二流体通路中的流体压力超过第一流体通路中的流体压力至少所述临界压力量,藉此流体通过第一和第二泵经由第一流体通路仅供应到所述至少一个摩擦接合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包括单向球阀,其构造成当第二流体通路中的流体压力比第一流体通路中的流体压力大至少所述临界压力量时允许流体从第二流体通路流动到第一流体通路,并且否则的话阻隔第一和第二流体通路之间的流体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包括筒轴,其具有与第一流体通路流体连通的一个端部以及定位于弹簧座中受到沿所述一个端部的方向的弹簧偏压的相反端部,所述弹簧座接收处于受控压力的流体,
并且,筒轴在第二阀内的位置是第一通路中流体压力、弹簧座中流体的受控压力以及弹簧偏压力的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调整阀,所述调整阀具有与第一流体通路流体相连的流体进口和与第二阀的弹簧座流体相连的流体出口,所述调整阀响应控制信号以将处于受控压力的流体供应到第二阀的弹簧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控制电路,其包括存储器,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可由控制电路执行以产生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确定变速器的输入轴的转速的器件,
其中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紧急低速临界值,该紧急低速临界值与第一临界流体流速相关,
并且其中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包括如下指令,所述指令由控制电路执行以通过确定变速器的输入轴的转速是否低于紧急低速临界值来确定第一流体通路中的流体流速是否低于第一临界流体流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确定由第一和第二泵供应的流体的温度并产生相应温度值的器件,
其中温度临界值和流体流需求临界值存储在存储器中,
并且其中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包括如下指令,所述指令由控制电路执行以确定流体流需求量,并且如果变速器的输入轴的转速低于紧急低速临界值、温度值高于温度临界值并且流体流需求量高于流体流需求临界值则产生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包括如下指令,所述指令由控制电路执行以将控制信号作为第一通路中的流体压力以及弹簧的偏压力的函数调整,从而由调整阀供应到弹簧座的流体压力将筒轴控制到如下位置,在该位置第二阀将第一和第二流体通路与润滑和冷却子系统阻隔以使得流体通过第一和第二泵经由第一流体通路仅供应到所述至少一个摩擦接合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流体通路中的流体流速大于第一临界流体流速但小于第二临界流体流速并且流体温度低于温度临界值时,所述第二阀将第一流体通路与润滑和冷却子系统阻隔并且将第二流体通路与润滑和冷却子系统流体相连,从而第二流体通路中的流体压力比第一流体通路中的流体压力小至少所述临界压力量,藉此流体通过第一泵经由第一流体通路仅供应到所述至少一个摩擦接合装置,并且流体通过第二泵经由第二流体通路仅供应到润滑和冷却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里逊变速箱公司,未经艾里逊变速箱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75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