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源自甘薯的IbOr-Ins基因突变体及其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80056153.2 申请日: 2011-11-14
公开(公告)号: CN103269578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8
发明(设计)人: 郭尚洙;李幸顺;安荣玉;郑在哲;金善荷 申请(专利权)人: 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H5/00 分类号: A01H5/00;A01H5/10;C12N15/29;C12N15/82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朋飞;刘成春
地址: 韩国大*** 国省代码: 韩国;K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源自 甘薯 ibor ins 基因 突变体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源自甘薯的IbOr-Ins基因突变体及其用途,更详细地涉及在源自甘薯(Ipomoea batatas)的IbOrange基因中人为地插入特定碱基序列的IbOr-Ins基因突变体;含有所述基因突变体的重组载体;转化所述重组载体的宿主细胞;将所述重组载体转化到植物细胞中,从而使类胡萝卜素含量或盐胁迫耐性得到增加的转化植物体的制备方法;由所述方法制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或盐胁迫耐性得到增加的转化植物体及其种子;利用源自甘薯的IbOrange基因的盐胁迫耐性得到增加的转化植物体的制备方法;由所述方法制备的盐胁迫耐性得到增加的转化植物体及其种子。 

背景技术

甘薯(Ipomoea batatas L.Lam)不仅能够在比较贫瘠的土地上进行栽培,而且每公顷产量约为30吨,是一种被用作粮食和家畜饲料的具代表性的块根农作物。紫色、黄色等有色甘薯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特别是呈黄色的黄色甘薯含有14.7~20mg/100g的胡萝卜素,而紫色甘薯含有2.28g/100g左右的花青素,其能够促进细胞的老化,并且可去除作为各种成人病病因的活性氧,具有优异的抗氧化作用。此外,在1990年代以后,对甘薯尝试了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进行协同培养的转化,通过顶端及侧芽分裂组织诱导胚胎发生培养细胞及体细胞胚胎发生,使植物体再分化转化系统得到发展(Lim等人.《分子育种》19,227-239,2007,(Lim et al.Mol Breeding19,227-239,2007))。但是还没有对大量生产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多酚等小分子抗氧化物质的甘薯的相关报道。由此认为,开发一种具有复合胁迫耐性的同时,还能够大量生产小分子抗氧化物质的作物,可用于解决 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粮食、能源和环境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全世界有1亿名儿童由于缺乏维生素A而受苦,由此每年有50万名以上的儿童失明。胡萝卜素作为维生素A的前体,其具有营养强化剂和食品辅助剂的生理活性功能,因此可以说食品中关于胡萝卜素的蓄积的代谢工程学研究是用于提高营养学价值所必需的研究对象。通过这些努力,正在向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学应用等方向对提高作物的营养价值方面进行研究。 

已知类胡萝卜素作为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物质,不仅起到生理活性功能,而且对于植物自身的氧化胁迫的防御机制也起到重要作用,最近有报道指出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受植物激素之一的脱落酸(ABA)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抗氧化物质和环境胁迫进行研究。世界上很多地域因土壤的高盐性,使得作物的生产率损失达到70%以上,或正在变为无法耕作的不毛之地。因此,耐盐性品种的开发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韩国授权专利第10-0813284号中公开有一种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方法,其是将源自柑橘的八氢番茄红素生物合成酶基因转化到植物体中,从而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韩国公开专利第2010-0100097中公开有一种增加盐胁迫耐性的方法,其是将源自甘薯的MuS1基因转化到植物体中,从而增加盐胁迫耐性。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根据上述要求而完成的,本发明人将源自甘薯的IbOrange基因及在上述基因中人为地插入特定碱基序列的IbOr-Ins基因突变体转化到植物体中,并通过确认在所述植物体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及盐胁迫耐性得到增加,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源自甘薯的IbOrange基因中人为地插入特定碱基序列的IbOr-Ins基因突变体。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基因突变体的重组载体。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化上述重组载体的宿主细胞。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将上述重组载体转化到植物细胞中,从而使类胡萝卜素含量或盐胁迫耐性得到增加的转化植物体的制备方法。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或盐胁迫耐性得到增加的转化植物体及其种子。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源自甘薯的IbOrange基因的盐胁迫耐性得到增加的转化植物体的制备方法。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的盐胁迫耐性得到增加的转化植物体及其种子。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增加植物体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或盐胁迫耐性的组合物,其含有在源自甘薯的IbOrange基因中人为地插入特定碱基序列的IbOr-Ins基因突变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未经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61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用于制备产生免疫原性复合蛋白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及由其获得的免疫原性复合蛋白-201580043353.2
  • 高绮星;金得洙;高绮南 - 中央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2015-06-12 - 2017-04-19 - A01H5/00
  •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产生免疫原性复合蛋白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及由其获得的免疫原性复合蛋白,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制备产生免疫原性复合蛋白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植物以及从所述植物获得的免疫原性复合蛋白,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表达抗原的转基因植物;(b)制备表达对步骤(a)中的抗原具有特异性的抗体的转基因植物;以及(c)将步骤(a)和(b)中的植物杂交育种以制备杂交植物。免疫原性复合蛋白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包括步骤(a)至(c)的用于制备转基因植物的方法以及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转基因植物来大量产生。此外,从所述植物获得的免疫原性复合蛋白(抗原‑抗体复合物)具有庞大的四维结构,从而具有优异的免疫应答增强效果,因此即使不使用免疫佐剂,其也可在宿主动物中表现出优异的抗体产生能力。
  • 马铃薯栽培品种W8-201480080008.1
  • C·里克尔;H·严;J·拉斯马森;H·段;N·沙姆普雷;A·巴尔穆特;J·叶 - 杰·尔·辛普洛公司
  • 2014-06-17 - 2017-02-22 - A01H5/00
  • 本发明披露称为W8的马铃薯栽培品种。本发明涉及马铃薯栽培品种W8的块茎、马铃薯栽培品种W8的种子、马铃薯栽培品种W8的植物和植物部分、由马铃薯栽培品种W8产生的食物产品以及通过使马铃薯栽培品种W8与自身或与另一种马铃薯种类杂交来产生马铃薯植物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用于产生转基因马铃薯植物的方法以及通过这些方法产生的转基因马铃薯植物和部分。本发明还涉及来源于马铃薯栽培品种W8的马铃薯植物和植物部分、用于产生来源于马铃薯栽培品种W8的其它马铃薯植物或植物部分的方法以及使用这些方法产生的马铃薯植物和其部分。本发明还涉及通过使马铃薯栽培品种W8与另一种马铃薯栽培品种杂交而产生的杂交马铃薯块茎、种子、植物以及植物部分。
  • 单倍体玉米转化-201580024275.1
  • J·F·佩达利诺;T·L·斯特兰奇;J·P·塞缪尔;R·C·布卢;M·A·辛普森 -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 2015-04-24 - 2017-02-22 - A01H5/00
  • 公开了用于用位点特异性核酸酶转化雄性来源的单倍体细胞系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雄性来源的单倍体细胞系是玉米小孢子来源的植物组织培养物。此外,本公开提供了用于修饰(例如通过将供体DNA突变或靶向和整合到)单倍体或双单倍体组织基因组的特定基因座的方法。本公开进一步提供了可以从本公开获得从单倍体或双单倍体组织再生全植物的方法,所述组织包含在特定基因组基因座处的突变或在特定基因组基因座内整合的供体DNA。
  • 防止在玉米根虫(根萤叶甲)中形成抗性的包括Cry34Ab/35Ab和Cry6Aa蛋白的组合-201610187546.1
  • K.E.纳瓦;T.米德;K.J.芬希尔;H.李;T.D.海伊;A.T.伍斯利;M.B.奥尔森 - 陶氏益农公司
  • 2011-04-22 - 2016-08-10 - A01H5/00
  • 本发明部分涉及防止在玉米根虫(根萤叶甲)中形成抗性的包括Cry34Ab/35Ab和Cry6Aa蛋白的组合。本发明部分涉及令人惊讶的发现,即Cry34Ab/Cry35Ab和Cry6Aa的组合对于防止玉米根虫(根萤叶甲)群体形成抗性(对单独的任一杀虫蛋白系统)是有用的。本发明包括生成这些杀虫Cry蛋白的植物,它们对减轻会形成对单独的任一这些杀虫蛋白系统有抗性的玉米根虫群体的担忧是有用的。生成这两种杀虫蛋白系统的植物(和种植此类植物的土地)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还部分涉及Cry34Ab/35Ab和Cry3Aa蛋白的组合与Cry6Aa蛋白的“三重堆叠”。包含cry6Aa基因、cry34Ab/35Ab基因、和cry3Aa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包括玉米)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如此,此类实施方案以三种作用模式靶向根虫。
  • 大豆转化方法-201480065990.5
  • S·R·契纳雷迪;D·帕雷迪;J·P·塞缪尔;R·萨里亚-米兰;T·齐察克 -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 2014-10-02 - 2016-07-20 - A01H5/00
  • 本发明公开部分地涉及通过在大豆转化过程中在组织培养中使用的生根培养基内掺入选择剂来从大豆转化体群中鉴定出大豆种系转化体的方法。从由非种系大豆转化体和种系大豆转化体的组合组成的大豆转化体群中选出大豆种系转化体。大豆非种系转化体在转化过程的早期得以鉴定和消除。鉴定并选择大豆种系转化体,以便将其培养为成熟的大豆植物。该方法适用于在大豆转化过程的早期阶段筛选和获得大豆种系转化体。
  • 杀昆虫蛋白及其使用方法-201480061497.6
  • S.迪伊恩;J.恩格里斯;刘璐;A.昂;J.奥拉;B.罗森;U.舍伦伯格;I.尤德兰斯基;卫俊智;谢卫平;朱根海 - 先锋国际良种公司
  • 2014-09-11 - 2016-06-22 - A01H5/00
  •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防治害虫的组合物和方法。所述方法涉及用编码杀昆虫蛋白的核酸序列转化生物体。具体地,所述核酸序列可用于制备具有杀昆虫活性的植物和微生物。因此,本公开提供了转化的细菌、植物、植物细胞、植物组织和种子。组合物是细菌菌种的杀昆虫核酸和蛋白。所述序列可用于构建表达载体以用于后续转化到包括植物的感兴趣的生物体中,用作分离其他同源(或部分同源)基因的探针。所述杀虫蛋白可用于防治、杀灭下列害虫种群或抑制下列害虫种群生长:鳞翅目(Lepidopteran)、鞘翅目(Coleopteran)、双翅目(Dipteran)、真菌、半翅目(Hemipteran)和线虫类,还可用于产生具有杀昆虫活性的组合物。
  • 马铃薯栽培种F10-201380076275.7
  • C·罗门思;T·威克斯;C·里克尔 - 杰.尔.辛普洛公司
  • 2013-11-27 - 2016-05-18 - A01H5/00
  • 本发明公开了定名为F10的马铃薯栽培种。本发明涉及马铃薯栽培种F10的块茎、涉及马铃薯栽培种F10的种子、涉及马铃薯栽培种F10的植物或植物部分、涉及从马铃薯栽培种F10制备的食品以及涉及通过使马铃薯栽培种F10与其自身或与另一马铃薯品种杂交来产生马铃薯植物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产生转基因马铃薯植物的方法以及涉及通过那些方法产生的转基因马铃薯植物或部分。本发明还涉及衍生自马铃薯栽培种F10的马铃薯植物和植物部分、涉及产生衍生自马铃薯栽培种F10的其他马铃薯植物或植物部分的方法以及涉及通过使用那些方法而衍生的马铃薯植物及其部分。本发明还涉及通过使马铃薯栽培种F10与另一马铃薯栽培种杂交而产生的杂种马铃薯块茎、种子、植物和植物部分。
  • 抗根肿病的芸苔属植物-201380062911.0
  • A·J·M·范登纽温休一增;E·诺沃赛洛夫;M·P·B·德塔费尼尔 - 瑞克斯旺种苗集团公司
  • 2013-12-20 - 2015-12-09 - A01H5/00
  • 本发明涉及携带遗传决定因子的芸苔属植物(特别是甘蓝植物),所述遗传决定因子包含QTL1和/或QTL2和/或QTL3,其赋予对芸苔根肿菌的抗性,所述遗传决定因子存在于由以下种子所生长成的植物中,所述种子被以NCIMB登录号41851保藏于NCIMB。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DNA序列的导致对芸苔根肿菌的抗性的核酸分子,包含位于8号染色体上的DNA序列的导致对芸苔根肿菌的抗性的核酸分子,以及包含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DNA序列的导致对芸苔根肿菌的抗性的核酸分子。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