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式燃料喷射泵用烧结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4205.2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1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义成;丸山恒夫;田村佳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6 | 分类号: | C22C9/06;C22C9/02;F04D29/046;F16C33/12;C22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康泉;王珍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燃料 喷射泵 烧结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Cu系烧结合金所构成的马达式燃料喷射泵用烧结轴承。
背景技术
以往,马达式燃料喷射泵被设置在使用液体燃料的引擎中。通过该马达式燃料喷射泵,其液体燃料被喷射在引擎的燃烧室内。
已知,作为汽油引擎用的马达式燃料喷射泵,例如,为如图5所示的构造。图5所示的泵,其被固定在马达的两端的转动轴由轴承所支承,其叶轮被固定在另一方的转动轴,进而汽油的流路被形成在叶轮和马达的外周面。而且,汽油通过叶轮的转动被升压,进而被喷射在未图示的引擎的燃烧室内。
另一方面,汽油引擎在世界各地被使用,但作为该燃料,在一部分区域使用着含有有机酸的劣质汽油。于是,在使用含有有机酸的劣质汽油的情况下,则有由于有机酸导致马达式燃料喷射泵的轴承受到腐蚀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开示着一种用Cu-Ni系烧结合金所构成的马达式燃料喷射泵的轴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999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轴承,因具有由含有Sn50质量%以上的Sn高浓度合金层形成的组织,所以使得其耐蚀性等得以提高,但是,由于该轴承含有21~35质量%的高价的Ni,因而有所说的不能价廉地制造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上述问题一并解决的,价廉,而且具有优异的耐蚀性以及耐磨损性的由Cu/Ni系烧结合金所构成的马达式燃料喷射泵用轴承。
本发明的马达式燃料喷射泵用烧结轴承,以质量%计含有:10~20%的Ni;5~13%的Sn;0.1~0.8%的P;1~6%的C;剩余部分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同时,在晶界中形成有以质量%计含有30%以上的Sn的Ni-Sn-Cu-P相,并且具有8~18%的气孔率。
另外,所述Ni-Sn-Cu-P相,以质量%计含有:30~49%的Ni;10~30%的Cu;0.5~1.5%的P;剩余部分由Sn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本发明的马达式燃料喷射泵用烧结轴承,以质量%计含有10~20%的Ni、5~13%的Sn、0.1~0.8%的P以及1~6%的C,剩余部分由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以质量%计含有30%以上的Sn的Ni-Sn-Cu-P相被形成在晶界中、而且,借助具有8~18%的气孔率,在能够价廉地制造的同时,并且即使在含有有机酸的劣质汽油中,也显示出优异的耐蚀性和耐磨损性。
另外,所述Ni-Sn-Cu-P相,依据以质量%计含有30~49%的Ni、10~30%的Cu以及0.5~1.5%的P,剩余部分由Sn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使其耐蚀性和耐磨损性更为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例7的Ni-Sn-Cu-P合金相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为,在Cu:剩余部分、Sn:9%、P:0.4%、C:5%,而Ni:16%时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同上,为在Cu:剩余部分、Sn:9%、P:0.4%、C:5%,而Ni:12.5%时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4同上,为在Cu:剩余部分、Sn:9%、P:0.4%、C:5%,而Ni:8.2%时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5为表示汽油引擎用的马达式燃料喷射泵的构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马达式燃料喷射泵用烧结轴承,以质量%计含有10~20%的Ni、5~13%的Sn、0.1~0.8%的P以及1~6%的C,其剩余部分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以质量%计含有30%以上的Sn的Ni-Sn-Cu-P相被形成在晶界中、而且,具有8~18%的气孔率。由于该组合等,在能够价廉地制造的同时,即使在含有有机酸的劣质汽油中,也显示出优异的耐蚀性和耐磨损性。另外,所述Ni-Sn-Cu-P相,在由以质量%计含有30~49%的Ni、10~30%的Cu以及0.5~1.5%的P,剩余部分由Sn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情况下,其耐蚀性和耐磨损性更为优异。
以下,对本发明的马达式燃料喷射泵用烧结轴承的组成等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在以下说明的含量全部为以质量%计。
(1)Ni:以质量%计为10~20%
Ni通过烧结与Sn、Cu、P一同在晶界中形成Ni-Sn-Cu-P相,对轴承赋予优异的耐蚀性。Ni的含量若不到10%则不能充分地形成晶界相,得不到所希望的耐蚀性。另一方面,Ni的含量若超过20%,其提高耐蚀性的效果减少,因原料成本增加,而不优选。
(2)P:以质量%计为0.1~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美有限公司,未经大冶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42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