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处理装置及安装有船舶装载量调整装置的海洋废弃物的海上收集、预处理及可向岛屿地区供应电力的资源化处理海洋废弃物的船舶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52793.6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3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朴商杓;南基荣;徐奉锡;李东勋;赵相基;金正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拏产业开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3B13/00 | 分类号: | B63B13/00;B63B35/32;B09B5/00;F23G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程钢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处理 装置 装有 船舶 装载量 调整 海洋 废弃物 海上 收集 预处理 岛屿 地区 供应 | ||
1.一种船舶装载量调整装置,在船舶的前端以焚烧炉为中心对称地安装有储藏原料的原料储藏槽和灰储藏槽,通过安装焚烧炉,在航海时通过焚烧来调整船舶的装载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压舱,其位于所述原料储藏槽的下部及船舶的下部,能够储藏海水;
第二压舱,其位于灰储藏槽的下部及船舶的下部,能够储藏海水,其中灰储藏槽用于保管原料储藏槽内的原料焚烧之后的灰;
第一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压舱和所述第二压舱之间的海水的进出;
第三压舱,根据原料焚烧而减少的原料量,使海水进出,并能够储藏海水;
第二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三压舱的海水的进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装载量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是进行如下调整的装置:即在开始焚烧所述原料之前,第一压舱没有海水,而在第二压舱含有与所述原料储藏槽的原料重量(S)对应的海水,并且,在所述焚烧炉进行焚烧时,为了根据焚烧时发生并储藏在灰储藏槽的灰的重量(A)和在所述原料储藏槽由于原料被焚烧而减少的重量(I)来调整船舶的装载量,通过以下数学式(1)调整第一压舱的海水的量(V1)和第二压舱的海水的量(V2),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是将在所述原料储藏槽中由于原料的焚烧而减少的重量(I)通过向第三压舱供应海水的量(V3)进行调整的装置。
其中,数学式(1)为:
V1=(A+S)/2
V2=(S-A)/2
V3=I=S-A
3.一种资源化处理海洋废弃物的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
A)收集装置,停泊时将捕集在港内的陆地或海上的海洋废弃物收集到船舶内部,或在船舶移动过程中将沉积在海底的海洋废弃物收集到船舶内;
B)第一燃料舱,是储藏通过所述收集装置所收集的海洋废弃物的储藏槽,第一次去除海洋废弃物中所含有的海水及异物;
C)破碎装置,用于破碎集存在所述第一燃料舱的海洋废弃物;
D)分拣装置,根据性状分拣通过所述破碎装置的海洋废弃破碎物;
E)分拣物储藏槽,根据性状储藏通过所述分拣装置分拣的分拣物;
F)干燥装置,用于第二次去除所述分拣物储藏槽的分拣可燃物所含的水分;
G)第二燃料舱,用于储藏通过所述干燥装置干燥的分拣可燃物;
H)第一吊车,将集存在第二燃料舱的分拣可燃物投入到焚烧炉;
I)焚烧炉,焚烧从所述第二燃料舱通过所述第一吊车搬运及投入的分拣可燃物来产生热能源;
J)锅炉,将通过所述焚烧炉产生的热能源用于发电;
K)灰处理装置,用于回收处理通过所述焚烧炉焚烧的分拣可燃物的灰;
L)发电装置,回收在所述锅炉产生的废热而产生电;
M)送电装置,通过设置在岛屿地区的海底电缆传递通过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的电力;
N)辅助动力装置,用于为船舶的出航提供动力或提供辅助动力;以及
O)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船舶装载量调整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资源化处理海洋废弃物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B)第一燃料舱,包括:
落水区间,形成在所述第一燃料舱的最下部,能够捕集海水,以便第一次去除海洋废弃物所含有的海水成分;
过滤层,形成于所述落水区间的上部,由能够过滤海水里的异物的岩石层、碎石层及砂层构成;
保管层,形成于所述过滤层的上部,用于保管海洋废弃物;
水处理装置,净化在所述落水区间所捕集的海水以及异物,并投入到海洋,或使经净化的处理水朝所述保管层的上部回流,而提高去除海洋废弃物中的异物的效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资源化处理海洋废弃物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D)分拣装置,包括,用于分拣海洋废弃物中金属的金属分拣器,以及用于分拣非铁金属的非铁金属分拣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资源化处理海洋废弃物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E)分拣物储藏槽,为了根据性状保管分拣物,包括分拣金属储藏槽、分拣非铁金属储藏槽,以及分拣可燃物储藏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拏产业开发株式会社,未经汉拏产业开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27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