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转换元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80051703.1 申请日: 2011-11-01
公开(公告)号: CN103201846A 公开(公告)日: 2013-07-10
发明(设计)人: 小林宏之;福永敏明;村上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H01L31/04 分类号: H01L31/04
代理公司: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臧建明
地址: 日本东京港区***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光电 转换 元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转换元件,该光电转换元件使用于太阳电池、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感测器(sensor)等。

背景技术

包括光电转换层及与该光电转换层导通的电极的光电转换元件,被使用于太阳电池等的用途。从前,于太阳电池中,使用有块状(bulk)的单晶Si或多晶Si、或者薄膜的非晶(amorphous)Si的Si系太阳电池为主流,但已研究开发出不依赖Si的化合物半导体系太阳电池。作为化合物半导体系太阳电池,GaAs系等的块状系太阳电池、与包含Ib族元素、IIIb族元素、及VIb族元素的CIGS系等的薄膜系太阳电池已为人所知。CIGS是由通式Cu1-zIn1-xGaxSe2-ySy(式中,0≤x≤1、0≤y≤2、0≤z≤1)表示的化合物半导体,当x=0时为CIS,当x>0时为CIGS。于本说明书中,CIGS包含CIS。

每当制造CIGS系光电转换元件时,重要的是已积层的层之间的剥离的问题。尤其当藉由辊到辊(roll-to-roll)方式来进行制造时,因搬送时施加于膜的负载,更容易产生剥离。若剥离减轻,则不仅有助于使制造时的良率提高,而且亦有助于使光电转换效率特性提高。

一般认为CIGS系光电转换元件中的剥离的原因主要在于:光电转换层(即CIGS)与背面电极(即Mo层)的界面上所形成的MoSe2层是以对于背面电极层c轴取向的层状而形成(参照图5)。

专利文献1中提及:形成为层状的MoSe2层的层之间的键结是由凡得瓦力(Van Der Waals force)产生的弱键结,因此,呈层状地形成有MoSe2层的Mo层与CIGS膜的密着性(adhesion)变弱。

因此,为了使剥离减轻,于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等中,已研究了抑制MoSe2层的形成的方法。

于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中,揭示有于藉由硒化法(selenization method)来形成CIGS层时的MoSe2层的抑制方法。

另一方面,已报告:由于在Mo层与CIGS层之间存在MoSe2层,因此,于Mo层与MoSe2层之间形成欧姆(ohmic)接触,使太阳电池的效率提高。又,亦已提出:代替所述MoSe2层,于Mo层上形成ZnO等的半导体层,而试图将转换效率提高(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特午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1884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9-3213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9-28995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6-1302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7-33562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薄售出膜》第480-481期的第433页-第438页(Thin Sold Films Vol480-481p.433-438)

发明内容

发明解决的问题

然而,尚未确立藉由蒸镀法而于包含过渡金属的背面电极上形成CIGS层时的MoSe2层的抑制方法,重要的课题在于:在使用蒸镀法来形成CIGS层而成的光电转换元件中抑制剥离。

再者,当藉由Mo以外的过渡金属来构成背面电极,且藉由Ib-IIIb-VIb化合物半导体来构成光电转换层时,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dichalcogenide)层会于背面电极与光电转换层之间生成,从而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成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密着性高,且不易产生剥离的光电转换元件。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一种光电转换元件,于基板上具有包含过渡金属元素的导电层、包含化合物半导体的光电转换层、以及透明电极的积层构造,所述化合物半导体含有Ib族元素、IIIb族元素及VIb族元素,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的特征在于:

于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光电转换层之间包括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薄膜,该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薄膜包含所述过渡金属元素与所述VIb族元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1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