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组构造、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4032.6 | 申请日: | 201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9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福重孝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组 构造 旋转 电机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组构造和旋转电机。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具有分布卷绕的绕组构造的旋转电机(电动机或发电机)的线圈端的小型化。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技术,JP4234749B公开了旋转电机的分布卷绕绕组构造。该绕组构造具有使导线两侧面重合卷绕而成的排列卷绕(整列巻き)的绕组。各相的绕组在线圈端部具有曲柄形状的部分,曲柄形状的部分配置为彼此在宽度方向接近。并且,各相的绕组跨过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多个槽地进行卷绕。
发明内容
但是,有的绕组在包含曲柄形状的非常狭小的区域内越过相邻的绕组、钻过相邻的绕组。因此,绕组被强迫进行较大的变形。为了减小变形量而将曲柄形状做得较大时,结果,线圈端的小型化变困难。
本发明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使具有分布卷绕的绕组构造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端小型化。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绕组构造包括:芯,其具有槽;和线圈,其由彼此交叉地组合的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构成。上述线圈的各直线部被插入具有一定间隔的两个槽中的任一者,从而上述线圈被组装于上述芯。
该发明的详细内容与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同样地在说明书的以下的记载中进行说明,并且在添附的附图中表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沿旋转电机的轴向的剖视图。
图2是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3A是表示线圈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3B是表示线圈的另一例子的立体图。
图4是沿圆周方向将定子的一部分展开后的局部展开图。
图5A是第一绕组或第二绕组的立体图。
图5B是第一绕组或第二绕组的侧视图。
图5C是第一绕组或第二绕组的剖视图。
图6是定子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旋转电机的绕组回路图。
图8A是表示定子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工序的图。
图8B是表示定子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的图。
图8C是表示定子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工序的图。
图8D是表示配置有绕组体的定子的图。
图9A是表示多个线圈的一侧的直线部同时插入槽的状况的端面图。
图9B是完成后的定子的端面图。
图10是表示在以往的通常的分布卷绕的绕组中应用排列卷绕后的绕组构造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表示具有实施方式的绕组构造的旋转电机的轴向的概略剖视图。旋转电机作为电动机或发电机又或作为这两者发挥作用。
旋转电机1包括定子(ステータ)2、与定子2同轴地配置的转子(ロータ)3、容纳定子2和转子3的壳体4。定子2和转子3具有大致圆环状的形状,定子2包围转子3的外周地配置。转子3在中心部安装有旋转轴5,旋转轴5经由轴承6被壳体4支承为能够旋转。由此,转子3能够相对于固定于壳体4的定子2进行旋转。
转子3具有在周向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永磁体7。转子3在永磁体的、因定子2的绕组体11供给的旋转磁通而产生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以旋转轴5为中心进行旋转。
图2表示定子2的立体图。定子2包括大致圆环状的定子铁芯10和安装于定子铁芯(固定子コア)10的内周部的绕组体11。定子铁芯10包括大致环状的主体部10a和自主体部10a向半径方向突出的多个齿部(ティース)10b。在相邻的齿部10b之间,形成容纳绕组体11的槽12。多个齿部10b在周向以规定的角度间隔配置。多个槽12也在周向以规定的角度间隔配置。
绕组体11由相对于槽12分布卷绕的多个线圈14构成。多个线圈14由各相的线圈14构成。
图3A和图3B是表示单个的线圈14的立体图。图4是将大致圆环状的定子2沿圆周方向展开后的局部展开图。
如图3A和图3B所示,线圈14由一对的第一绕组15和第二绕组16构成。第一绕组15和第二绕组16在连接部35将各自的导线30连接起来而构成一个线圈14。导线30是铜线等的金属线。第一绕组15的上侧和下侧的线圈端部15a、15b分别具有向旋转电机1的旋转轴方向弯曲的第一曲柄形状部15aA、15bA。并且,第一绕组15的上侧和下侧的线圈端部15a、15b分别具有向旋转电机1的半径方向弯曲的第二曲柄形状部15aB、15bB。另外,线圈端部是绕组的位于定子铁芯10(齿部10b)的轴向端面之上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4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舵套加工压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焊接旋转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