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73281.1 | 申请日: | 2011-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1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沐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沐海 |
| 主分类号: | F16H55/22 | 分类号: | F16H55/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轮。
背景技术
齿轮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种类繁多,可根据其外形、齿线形状、轮齿所在表面、制造方法等进行分类,按其外形分为圆柱齿轮、锥齿轮、非圆齿轮、齿条、蜗杆蜗轮等;按齿线形状分为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轮、伞形齿轮、曲线齿轮等。齿轮作为一种普通的动力传动方式,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些普通的齿轮配合传动机构进行动力传递时,一般要占据较大的空间,传动过程中由于动力省耗较大,导致传动效率往往不是很高,且能够承载的扭力矩也较小。对于一些安装空间比较狭小,如汽车动力系统的各种动力传递机构,又需要较高传动效率与较大力矩承载能力的场合,这些普通结构形式的齿轮就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它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空间小、传动效率高、承载力矩大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齿轮,包括轮体与轴孔延长段,所述轮体中心设有安装轴孔,所述轴孔延长段内圆与所述轴孔内圆在轴向上的投影为等径同心圆,所述轮体设有轴孔延长段的侧面上设有以轴孔中心为圆心的环形分布的蜗面齿。
进一步地,所述蜗面齿的齿高为所述轮体外缘厚度的1/2。
进一步地,所述蜗面齿的齿宽为轮体外圆与轴孔延长段外圆在轴向投影距离的1/2。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轮体侧面设有蜗面齿,并与体形较小的蜗杆配合使用,起到动力传递作用,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传动效率高、并能承载较大力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中:1、轮体;2、轴孔延长段;3、轴孔;4、蜗面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齿轮,包括轮体1与轴孔延长段2,所述轮体1中心设有安装轴孔3,所述轴孔延长段2内圆与所述轴孔3内圆在轴向上的投影为等径同心圆,所述轮体1在设有轴孔延长段2的侧面上设有以轴孔3中心为圆心的环形分布的蜗面齿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所述轮体1侧面的蜗面齿4,能与体形较小的蜗杆配合使用,起到动力传递作用,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优点。由于在所述轮体1的一侧具有所述轴孔延长段3,能增加齿轮与齿轮轴的配合紧密度,提高齿轮运转过程中的平稳度,从而可以提高传动效率。同时,所述蜗面齿4齿高只占所述轮体1厚度的一部分,所述蜗面齿4的齿根与所述轮体1中没有轮齿部分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轮齿的扭力矩承载能力,即能承载较大力矩。所述蜗面齿4的齿高为所述轮体1外缘厚度的1/2。这样既可以保证所述蜗面齿4具有足够的齿高,满足齿轮的啮合需要,确保运转平稳,又能增强所述蜗面齿4的抗扭力变形能力,同时能控制齿轮的耗材在合理范围,不会额外增加齿轮的重量与体积。当然,根据齿轮的具体使用环境,也可对所述蜗面齿4的齿高占所述轮体1外缘厚度比例作相应调整。
所述蜗面齿4的齿宽为所述轮体1外圆与所述轴孔延长段2外圆在轴向投影距离的1/2,这样既能满足与蜗轮啮合宽度的需要,保证具有一定的抗扭强度,又能节省制造材料、节约装配空间。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成其它比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沐海,未经王沐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3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