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踏板摩托车或电动车的前部防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2690.5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4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卞炜;经继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三叶金鹰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3/00 | 分类号: | B62J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踏板 摩托车 电动车 前部 防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踏板摩托车或电动车的前部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以电能为主要动力的,因为各种目的,(电动)摩托车上可以安装很多电子装置,如仪表、各种开关、中央控制等很多内部电路,而其前部车体的结构是开放的,不可避免会有水进入车体内部,因此防水要求非常高,一旦进水,将会对电动车造成很大的影响。以踏板摩托车为例,踏板摩托车90%进水是通过车头部进入车体的,因转向要求必须是活动连接,而且两部分会通过制动的管路和主电缆,造成了防水困难。又因线束、重要电路(如车载充电器、继电器和中央控制电路)集中于电路车头部,防水问题尤为重要。
大部分的公司都没有在车头部位做好防水,而是把防水放在具体的零部件上,这样会造成有很多的部件要设计很好的防水,而且防水的难度也会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从源头来阻断水进入车体的用于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前部防水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前部防水装置,包括集水槽和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中的安装口、过线口和导水口;所述集水槽侧面上设置有通向所述安装口的侧向开口;所述安装口设置在所述集水槽的中部;所述安装口的开口直径与车头立柱的直径适配,用于将防水装置套装在车头的立柱上;所述安装口开口的高度高于槽底高度;所述过线口开口的高度高于槽底的高度;所述导水口伸向所述集水槽的槽底下方,通过导水管接头与导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防水装置中的集水槽形状优选为碗状,也可以是便于收集水的其他形状,邵氏硬度不低于60,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集水槽在工作中的变形。集水槽的设计最大直径大于车头颈部的尺寸,这样雨水无论从那个方向都很很好地收集到碗体内,集水槽设计的高度最低处不低于20MM,且集水槽设计成锥形,中间高而四周低,这种设计是为了利用水体的流动性而将水自然的送入集水槽的最低部,在最底部设计一个导管结构。过线口和导水口的开口方向偏于下方,以便走线和导水。
导水口通过导水管接头与导水管连接,导水管接头为金属接头,避免了两个管在连接处的变形,也有利在车上的装配。导水管设计的长度可以根据车辆的具体尺寸来定,目的保证将水完全地导到车体以外。
所述侧向开口两侧设置有连接肋条,所述连接肋条上设置有螺孔,可通过螺钉将侧向开口两侧的连接肋条固定连接从而关闭所述侧向开口。
所述安装口和过线口的开口高度优选为与集水槽的开口高度相等。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从车头部位来设计防水结构,从源头来阻断水进入车体,这样可以减轻整车部件的防水要求;下雨天,雨水通过车头部分进入车体,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装置会将水收集在集水槽内,通过导水管流到地面,这样很好地防止雨水进入车体而造成电路故障,而不用在每个个体零件上制作精密的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减轻了防水设计的难度,节省了资源,可以大大降低因需要防水而对零件最防水要求的成本,增强了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水装置安装在车头立柱上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水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前部防水装置,包括集水槽1和设置在所述集水槽1中的安装口2、过线口3和导水口4;所述集水槽1侧面上设置有通向所述安装口2的侧向开口7;所述侧向开口7两侧设置有连接肋条8,所述连接肋条8上设置有螺孔10,可通过螺钉将侧向开口7两侧的连接肋条8固定连接从而关闭所述侧向开口7;所述安装口2设置在所述集水槽1的中部;所述安装口2的开口直径与车头立柱的直径适配,用于将防水装置套装在车头的立柱上;所述安装口2开口的高度与集水槽1的开口高度相等;所述过线口3开口的高度与集水槽1的开口高度相等;所述导水口4伸向所述集水槽1的槽底下方,通过导水管接头5与导水管6连接。
将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到车头立柱上时,先将集水槽1的导水口4通过导水管接头5连接导水管6,再将本实用新型装置套在车头立柱9上,然后将排水口方向指向水平位置的最低点,由于整车方向柱是倾向驾驶者的乘坐方向,固最低点为指向驾驶者,再将排水管放置在可将集水碗体收集的雨水排出的位置。车上部的线路则通过过线口连接车内电器,并且使用扎带以及固定螺丝螺母固定。理顺线束后将塑件装配完成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三叶金鹰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三叶金鹰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2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