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机械车辆及其支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0404.1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8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02 | 分类号: | B60S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机械 车辆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车辆及其支腿。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工程机械车辆如起重机的支腿10的截面示意图。起重机的支腿主要是由上顶板11、下底板13、左侧板14以及右侧板12组成。起重机支腿的截面呈长方形。图中的黑色部分表示板材连接时候的焊缝。从图中可以看到,生产起重机的支腿需要焊接的焊缝共有八处,降低了生产作业的效率。同时,起重机的支腿需由四块板材组成,加工通用性不好。并且,起重机的支腿承重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现在市场的性能需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车辆及其支腿,以解决由现有技术中工程机械车辆的支腿的结构所引起的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车辆及其支腿,能够解决由现有技术中工程机械车辆的支腿的结构所引起的生产工程机械车辆的支腿的效率偏低、加工通用性不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车辆的支腿,支腿包括第一拼接主体和第二拼接主体。第一拼接主体为开口朝水平方向的U型结构,其进一步包括第一上板部、第一侧部以及第一下板部;第二拼接主体与第一拼接主体固定连接,并封闭第一拼接主体的U型结构的开口。
其中,第二拼接主体包括第二上板部、第二侧部以及第二下板部,第二拼接主体为开口朝水平方向的U型结构。
其中,第二侧部连接第二上板部和第二下板部,第二上板部、第二侧部和第二下板部一体成型。
其中,第一侧部连接第一上板部和第一下板部,第一上板部、第一侧部和第一下板部一体成型。
其中,第一上板部的固定端与第二上板部的自由端相连接,第一下板部的固定端与第二下板部的自由端相连接。
其中,第二拼接主体为长直板,长直板的上端与第一上板部的自由端相连接,长直板的下端与第一下板部的自由端相连接。
其中,第一拼接主体和第二拼接主体为钢板或者铁板。
其中,第一拼接主体与第二拼接主体通过铆钉或者激光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车辆,该工程机械车辆包括上述工程机械车辆的支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工程机械车辆及其支腿通过采用开口朝水平方向的U型结构拼接主体,能够减少生产工程机械车辆的支腿所需要焊接的次数,提高了生产工程机械车辆的支腿效率,并且,只需两块板材拼接形成,改善了加工通用性,同时,由于上顶板和下底板的厚度增加了一倍,因此其承重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是现有技术中工程机械车辆如起重机的支腿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工程机械车辆的支腿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工程机械车辆的支腿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工程机械车辆的支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工程机械车辆的支腿20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工程机械车辆的支腿20包括第一拼接主体和第二拼接主体。第一拼接主体包括第一上板部21、第一侧部22以及第一下板部23。第二拼接主体包括第二上板部24、第二侧部25以及第二下板部26。第一拼接主体和第二拼接主体均为开口朝水平方向的U型结构。
其中,第一上板部21、第一侧部22以及第一下板部23一体成型,第二上板部24、第二侧部25以及第二下板部26一体成型。
第一拼接主体与第二拼接主体拼接时,第二拼接主体恰好完全封闭第一拼接主体的U型结构的开口。第一上板部21和第二上板部24紧密贴合,第一下板部23和第二下板部26紧密贴合。图中黑色的部分表示第一拼接主体与第二拼接主体拼接后所焊接的焊缝。这里需要焊接的地方共有四处,包括:第一上板部21的自由端与第二上板部24的固定端的外侧的连接处、第一上板部21的固定端的内侧与第二上板部24的自由端的连接处、第一下板部23的固定端的内侧与第二下板部26的自由端的连接处以及第一下板部23的自由端与第二下板部26的固定端的外侧的连接处。这里需要焊接的地方比现有技术少了一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作业的效率。同时,支腿的上板部和下板部的厚度比现有技术增加了一倍,提高了工程机械车辆的支腿的承重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0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行矿车紧急制动装置
- 下一篇:机车旁承润滑注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