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GPS和激光测距技术的新型高尔夫测距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5132.6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3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楷创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3/00 | 分类号: | G01C3/00;G01S17/08;G01S19/39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s 激光 测距 技术 新型 高尔夫 测距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GPS和激光测距技术的新型高尔夫测距仪,属于高尔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尔夫运动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运动者在发球区开始经一次击球或连续击球将球打入洞内,目前运动者是通过目测测量高尔夫球与球洞之间的距离,以便击球者选择合适的杆号,以击出正确的距离。但目测高尔夫球与球洞的距离往往不可靠,因此也可采用一些测距仪来测量运动者到目标球洞的距离。目前采用单纯的激光测距或GPS测距。激光测距技术,测量精度高,不受卫星信号的影响。但是其缺点是测量距离近,只能点对点测量,在运动者与球洞距离较远时,可能难以满足测距需要。而GPS测距技术的测量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可以鸟瞰的方式观察整个球场的环境状况,其缺点是受到卫星信号的影响,由于信号的漂移,近距离测距时误差较大,且要有球场的地图信息,因此对测距要求也有局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远距离、高精度、准确定位小目标,能最大限度的满足高尔夫的测距要求的基于GPS和激光测距技术的新型高尔夫测距仪。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GPS和激光测距技术的新型高尔夫测距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工作电源的供电模块、激光模块、收发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感知远处物体图像的COMOS图像传感器及用于接收卫星信息并产生经纬度数据的GPS接收模块、主控模块以及具有操作界面的按键模块和液晶显示器,主控模块用于对各输入信号响应、识别及处理和控制,所述激光模块通过收发逻辑控制模块与主控制模块连接,激光模块包括用于产生激光信号并发射出的激光发射单元和接收目标信号的激光接收单元,收发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激光发射单元和激光接收单元的逻辑及测量激光收发的时间差;所述的COMOS图像传感器、GPS接收模块以及按键模块和液晶显示器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激光模块、GPS接收模块以及COMOS图像传感器接主控模块,因此可将激光测量以及GPS测量集为一体,通过收发逻辑控制模块使激光模块中的激光发射单元发射经过调制后的激光信号到达目的地,再经目的地反射后的信号回到激光接收单元内以精确得到激光收发的时间差,通过收发逻辑控制模块将测量信号送到主控模块内以计算得出信号经过距离,故能得到运动者自身位置到球洞之间的距离,同时GPS接收模块接收自己坐标信息,将信息传至主控模块内,通过分析预装地图和坐标信息得出运动者和球洞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通过COMOS图像传感器可以准确感知远处物体的图像,将高精度的激光测量和远距离的GPS测距组合,达到远距离、高精度、快速精确定位小目标。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液晶显示器不仅能显示远处物体的图像,而且还能球场地图信息、球洞和运动者位置及距离等信息,可满足高尔夫的测距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基于GPS和激光测距技术的新型高尔夫测距仪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基于GPS和激光测距技术的新型高尔夫测距仪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基于GPS和激光测距技术的新型高尔夫测距仪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基于GPS和激光测距技术的新型高尔夫测距仪的原理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基于GPS和激光测距技术的新型高尔夫测距仪的原理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基于GPS和激光测距技术的新型高尔夫测距仪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基于GPS和激光测距技术的新型高尔夫测距仪,包括用于提供工作电源的供电模块、激光模块、收发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感知远处物体图像的COMOS图像传感器及用于接收卫星信息并产生经纬度数据的GPS接收模块、主控模块以及按键模块和液晶显示器,主控模块用于对各输入信号响应、识别及处理和控制,供电模块为各模块提高电能,上电后激光模块、收发逻辑控制模块、COMOS图像传感器、GPS接收模块以及主控模块、按键模块和液晶显示器进入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楷创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纽楷创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51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EMS热式流量传感器
- 下一篇:一体式智能轴角编码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