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有机污泥制作有机肥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9331.6 | 申请日: | 201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9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文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4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有机 污泥 制作 有机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有机污泥制作有机肥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滤饼是污泥处理厂的副产品产出,一般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过程为总污水管进口→格栅→沉砂池→污泥浓缩→污泥脱水(用板框压滤机或带式压滤机压榨)→污泥滤饼,各污水处理厂每天都有大量的含水份85%左右的这部分污泥滤饼产出,这部分滤饼含有大量的未被分解完的有机质、微量重金属、各种菌类和一定数量的氮、磷、钾等有益元素,如果任意排放,部分有机质在氧化、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异味,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污染大气、土壤和周围环境,并且占用有限的宝贵土地资源,成为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有机污泥制作有机肥的装置,该装置可将一定比例的有机发酵辅料、污泥滤饼和菌剂混合发酵成有机肥,不仅变废为宝、绿色环保,而且可增加经济收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有机污泥制作有机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给料机,所述污泥给料机的出料口的下侧设有斜置的传送带的输入端,所述传送带的旁侧设有将发酵辅料混合物输送到传送带上的一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入端与辅料仓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的下侧设有使粉碎后的污泥滤饼与发酵辅料混合物充分混合的搅拌机,所述搅拌机出料到发酵箱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泥给料机为强制给料的箱式给料机,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比输入端高,所述搅拌机为双轴搅拌机,所述传送带的旁侧还设有另一螺旋输送机及与其相连接的备用辅料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该装置利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滤饼,添加有机发酵辅料、菌剂并充分混合发酵成有机肥,不仅可以保护环境,防止土壤和空气受到污染,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而且变废为宝,有机肥也可以直接供当地农业使用、就地消纳,把过去污水处理厂需要花钱请车辆运走的污泥滤饼转化为具有经济收入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污泥给料机 2-传送带 3-螺旋输送机 4-辅料仓 5-搅拌机 6-发酵箱 7-备用辅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相应的一种利用有机污泥制作有机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给料机1,所述污泥给料机1的出料口的下侧设有斜置的传送带2的输入端,所述传送带2的旁侧设有将发酵辅料混合物输送到传送带2上的一螺旋输送机3,所述螺旋输送机3的输入端与辅料仓4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传送带2的输出端的下侧设有使粉碎后的污泥滤饼与发酵辅料混合物充分混合的搅拌机5,所述搅拌机5出料到发酵箱6内。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污泥给料机1为强制给料的箱式给料机(如申请号:201120373773.6所提供的一种箱式给料装置),上述传送带2的输出端比输入端高,上述搅拌机5为双轴搅拌机,上述箱式给料机和双轴搅拌机均带有调速装置(调频或电磁调速电机)以控制物料的混合比例,上述传送带2的旁侧还设有另一螺旋输送机3及与其相连接的备用辅料仓7。
在本实施例中,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滤饼经粉碎后由装载机或人工给入污泥给料机,辅料仓中的发酵辅料混合物也由装载机或人工给入;当启动机器后,上述比例的污泥滤饼由污泥给料机给到传送带上,辅料仓中的发酵辅料混合物同时由螺旋输送机给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将污泥滤饼和发酵辅料混合物送到搅拌机内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均匀的物料从出料口排出,直接装入发酵箱发酵,或装入编织袋中并送到发酵间经6~7天发酵后,即成为绿色有机肥,通过发酵产生的热量可达到65℃,可以杀死90%以上的各种菌类,在实际操作中可配置通风供氧设备,以调节有机肥发酵时的温度和湿度;当然如果搅拌机的出料口下侧设置有一旋转皮带机,也可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排到场地,然后再用装载机装运到发酵槽发酵,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发酵后的绿色有机肥也可以再经粉碎和造粒设备,可延伸加工成粒状有机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文,未经于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9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化悬浮聚合装置
- 下一篇:矿用隔爆型网络摄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