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距反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5414.8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0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胡虎跃;郑锐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汉力士船用推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3/06 | 分类号: | B63H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黄龙工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距 反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行业,特别涉及一种螺距反馈器。
背景技术
可调距侧向推进装置一般由推进器组件、电机启动柜、液压系统、电控系统以及反馈系统等五大部件或系统组成。螺距反馈器是反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固定在推进器附近的船体某适宜部位,并在侧推舱、驾控室设有仪器仪表,船舶驾控人员或维修人员用于实时监控螺旋桨推力方向和螺距大小,有利于驾控人员操纵侧推,同时是电机及液压系统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各种反馈器都大同小异,基本上都包含有传感器组件、指示块、传动件、固定件和弹簧等,形成一个连续的往复来回运动系统。现有的螺距反馈器存在的技术缺陷:占有空间较大、适用范围小、服务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螺距反馈器的占用空间较大、适用范围小、服务成本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适用范围广的螺距反馈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距反馈器,包括上套管、下套管和磁性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位移传感器包括磁铁和用以感应磁铁位置的滑杆,所述传感器与上套管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套管的下端与所述下套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下套管的下端与侧向推进器的导向杆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连接杆的下端螺纹连接,弹簧压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所述弹簧下端顶在所述下套管的内腔底部;所述磁铁和所述连接杆的上部均开有空腔,所述磁铁和连接杆的上部可滑动的套装在所述滑杆上。
进一步,所述磁铁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指示块,所述指示块外侧的上套管上设有刻度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占用空间小、服务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距反馈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螺距反馈器,包括上套管1、下套管2和磁性位移传感器3,特点是所述磁性位移传感器3包括磁铁7和用以感应磁铁位置的滑杆,所述传感器3与上套管1的上端通过螺钉10固定连接,所述上套管1的下端与所述下套管2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下套管2的下端与侧向推进器的导向杆4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4的上端与连接杆6的下端螺纹连接,弹簧5压入所述连接杆6的下端,所述弹簧5下端顶在所述下套管2的内腔底部;所述磁铁7和所述连接杆6的上部均开有空腔,所述磁铁7和连接杆6的上部可滑动的套装在所述滑杆上。
进一步,所述磁铁7上部通过螺栓9固定安装指示块8,所述指示块8外侧的上套管1上设有刻度窗。
本实用新型螺距反馈器采用磁性位移传感器和压缩弹簧组合型式。通过液压机组的调节,当螺旋桨由零螺距变成满(正车)螺距时,指示块由零刻度往下运动,达到下满刻度为止;当由满(正车)螺距调到满(倒车)螺距时,由于弹簧的作用,指示块又由下满刻度往上运动,达到上满(刻度)为止。
本装置在满足螺距反馈要求的前提下,有以下几大优点:
结构简单:整个装置仅由传感器(含磁块)、指示块、弹簧、连接杆、上套管、下套管、螺栓等共八种零件组成。而以往的螺距反馈器(见图三)中,零部件较多,需要十几种零件。
安装方便:
1、下管套安装:与侧向推进器装置通过螺纹拧紧即可。
2、弹簧放置:将弹簧放进下套管中即可。
3、连接杆安装:压入弹簧直至连接杆的下端与侧向推进器的导向杆触碰,宁紧螺纹即可。
4、指示块固定:放入磁块及指示块,用螺栓拧紧。
5、传感器与上套管固定,之后整体与下套管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完毕。
占用空间小:整个装置可以限制在370mm的高度范围内,而这个高度小于圆筒体与电机之间473距离,即本装置无需另外在侧推舱里占用其他空间,只需安装在侧推的圆筒体上即可。
服务成本低:该装置可以同侧推一同在工厂装配调试,无需再指导船厂工人或派人去船厂现场安装。
适用范围广:本装置中所采用的磁性位移传感器可用于振动、低温、噪音等恶劣环境,故该装置完全能满足拖船、工程船、油船、科学考察船等绝大多数种类船舶。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汉力士船用推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汉力士船用推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54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