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两用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1857.1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7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用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陆两用车轮。
背景技术
普通车轮在水田中作业有两个缺陷,第一是由于水田的质地松软,车轮陷入较深,车轮的行进阻力很大;第二是因车轮打滑使得驱动效率很低。解决上述这两类问题的方法是:其一是利用具有较大浮力的车体结构形式,以减小车轮在水田中的正压力,从而减小车轮的陷入深度,减小行进阻力;其二是采用特殊结构车轮,如叶轮等结构形式,增大车轮对水田的推动力,解决车轮打滑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的适于水田作业的车轮有许多种,如中国专利“水田轮”(专利号:2936977);中国专利“一种水田轮”(专利号:2807728)等。
不管是上述针对水田设计的水田轮或普通的车轮,现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能很好的同时适应两种地形环境。水田轮在水田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陆地上的行走能力有限或直接不能适应陆地行走;适应陆地的车轮在水田中不能有效行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农业耕地都是水田,但问题是:农机进入水田作业后必须回到道路上行驶一段距离到达另一地块或回家,因此水田作业机械必须适应在软质水田及硬质路面两种不同环境下的行驶。因此客观上需要有一种在水田及公路上都有较高行走效率的车轮构成的农业机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车轮无法同时适应水陆两种地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水陆两用车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陆两用车轮,包括实心车轮体、沿径向伸缩的弹性波纹管组件、叶片和限位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车轮体包括带有储气室的轮毂、中轮圈、外轮圈、辐板和轮缘,所述储气室为正多面体空心金属零件,且径向开有与所述弹性波纹管组件连通的气孔,所述的储气室内侧面安装充气/放气的标准气门;所述中轮圈和所述外轮圈通过径向均布的辐板同心固定连接在所述轮毂上,所述外轮圈的外表面嵌装橡胶质地的轮缘;所述实心车轮体周向开设径向方孔作为叶片径向滑动的滑道,且所述滑道与所述辐板间隔分布;所述的叶片的下端焊接一个连接板,所述叶片穿过所述滑道与所述弹性波纹管组件的外连接板螺栓联接;所述叶片的位移量由所述限位销与实心车轮体的相对位置确定;
所述的弹性波纹管组件包括橡胶波纹管、外连接板、内连接板,所述橡胶波纹管内嵌装压缩弹簧,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在所述外连接板和所述内连接板上,所述内连接板、所述外连接板分别与所述轮毂及所述叶片密封连接。
所述橡胶波纹管为橡胶材料制作并具有伸缩性的波浪形圆筒状零件。
所述内连接板的中部开设进气孔,使波纹管组件的空腔部分轮毂储气室相通。
所述的叶片的宽度小于轮圈的厚度。
所述叶片末端嵌有与实心车轮轮缘相同质地的橡胶材料作为嵌覆层。
所述弹性波纹管组件与所述叶片一一对应。
使用时,将组装好的水陆两用车轮通过轮毂中心的连接孔装入农机的悬架上,就形成了一个具有水陆两用的农机;当农机驶入水田地边时,用手工打气筒或车载气泵通过气门给储气室打入适量空气后,各叶片就会沿径向伸出,此时整个车轮就变形为一个叶轮,农机就可以驶入水田中作业;当从水田中驶出后,通过气门放掉弹性波纹管组件内的空气压力,车轮就自动恢复为一个普通实心车轮,适合在陆地行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当水陆两用车轮的叶片收回后,轮胎外表面仍为完整地相同橡胶材质的圆形实心轮胎,确保了在硬质路面上行驶的平稳性;(2)因弹性波纹管是一个储能原件,叶片在波纹管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保持在原位,不需附加恢复机械动力;(3)因叶片的推动力由波纹管内压力空气产生,具有一定的径向弹性,允许该车轮在路面上行驶一段距离,这一优点使得装有该车轮的农机可以从水田周围路面上顺利驶入水田中。另外因叶片具有一定的径向弹性,可适当避让水田中的石块等硬质杂物,减少叶片的破损几率,并使车轮的环境适应性较广;(4)叶片伸缩的推动装置采用内嵌弹簧的橡胶波纹管,在水田中不锈蚀,不变形,轻便且经济实用;(5)叶片的伸缩由压力空气可通过标准气门注入,注入气源即可由手工打气筒提供,也可由车载的气泵提供。因此车轮变形所需的动力方便易得,不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在水田中行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在陆地上行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轮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波纹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1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机械用液压油散热装置
- 下一篇:免削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