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防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1115.9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5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龙;肖建光;李晶;李炳坤;张桂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延锋江森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白海静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零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座椅防潜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中座盆的刚度强弱会造成汽车安全性能的强弱。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乘员受到向前冲力的作用,作用力通过乘员的身体传递到汽车座椅的座盆,使乘员的重心产生较大的向下移动。如果座椅中座盆的刚度不够,会导致座盆因受力过大产生前端变形的现象,即产生所谓的“下潜”现象,最终会影响到约束系统性能的正常发挥,给乘员的安全造成隐患。为解决这下潜现象,现有的座椅防潜技术多是采用增加座椅中座盆的材料以增强座盆的强度,但是由此必定造成整车自重的增加,既增加了油耗,又提高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防潜机构,以解决现有汽车座椅的座盆强度低和乘员安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座椅防潜机构,包括座盆和滑道机构,所述滑道机构包括座盆支架、上滑轨、下滑轨和手柄总成,在所述上滑轨上设有支撑管。
所述支撑管与所述上滑轨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
所述支撑管为中空金属管,以在保障支撑强度的同时降低重量。
所述支撑管为“几”字形,其顶部与座盆底部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原有上滑轨上增加支撑管,增强了座盆与座椅滑道连接支架的刚性,由此增强了座盆连接强度,在解决了座盆易变形的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适于对已有车辆的座椅进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滑道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座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座盆1和滑道机构,滑道机构包括有座盆支架2、上滑轨4、下滑轨5、手柄总成6,在上滑轨上设有支撑管3。支撑管3与上滑轨4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支撑管3为中空的金属管。中空的金属管材质保障了支撑管3强度的同时尽量减轻了其重量。支撑管3为“几”字形,其顶部与座盆1前端的底部相贴合。由此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当乘员受到向前冲力的作用,作用力通过人体传递到座盆1上,而支撑管3会分担部分座盆1上的作用力,从而将作用力分散到上滑轨4和下滑轨5上,有效防止了座盆1前端的向下弯曲变形,提高了乘员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延锋江森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延锋江森汽车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11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喷涂铁铜锌复合板生产流水线
- 下一篇:发动机联轴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