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8110.0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3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杨家峰;乔海周;雷保军;黄曙朦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B60K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 机动力 总成 悬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设计正朝向着轻型化和经济化发展,大功率发动机和轻量化汽车材料的使用,使得发动机传递至车身的振动幅值加大。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路面的不平度是汽车振动的主要激励源。发动机作为汽车最主要的振源之一,其产生的振动若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会引起汽车钣金件及与车架相连的其它零件产生异常振动和噪声,进而影响汽车的平稳性和平顺性,严重时甚至损坏汽车的零部件,缩短汽车的使用寿命。
发动机动力总成产生的振动必须通过悬置系统加以隔离,尽可能降低传递给汽车底盘和车身的振动,同时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还需隔离由道路不平引起的车架的振动,以规避车架的振动传递至发动机进而引起发动机振动加剧的问题。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结构示意图。
发动机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01和变速器02,其中发动机01前端通过上、下两个第一支撑装置03支撑,后端通过上、下两个第二支撑装置04支撑。与发动机01相连接的变速器02通过辅助支撑装置05支撑。显然,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五个支撑装置。
由于发动机动力总成中发动机01前后两端均通过两个支撑装置支撑,且变速器02通过辅助支撑装置支撑,形成了过定位,发动机与车架易形成振动耦合,即发动机与车架易形成共振,振动幅值较大,对发动机动力总成及车架的使用寿命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如何规避发动机动力总成与车架形成振动耦合,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能够有效规避发动机动力总成与车架形成振动耦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支撑于发动机前端的下侧的一个第一支撑装置或分别支撑于发动机前端的上下两侧的两个第一支撑装置,及分别支撑于减速器前端的上下两侧的第二支撑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为一个,且一个所述第一支撑装置支撑于所述发动机前端的下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装置支撑于发动机前端的上侧,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装置支撑于发动机前端的下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与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均为橡胶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支撑于发动机前端的下侧的一个第一支撑装置或分别支撑于发动机前端的上下两侧的两个第一支撑装置,及分别支撑于减速器前端的上下两侧的第二支撑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发动机前端的下侧或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装置,即发动机通过一个或两个第一支撑装置支撑,减速器前端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撑装置,即减速器通过两个第二支撑装置支撑。发动机动力总成完全可通过上述设置的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实现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定位。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动力总成包括三个或四个悬置支撑点,发动机动力总成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过定位缺陷,发动机动力总成与车架不易形成振动耦合,即发动机与车架较难形成共振,发动机动力总成和车架的振动幅值较小,有效延长了发动机动力总成及车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能够有效规避发动机动力总成与车架形成振动耦合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11和变速器12,发动机11的后端与变速器12的前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8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铸手清枪喷嘴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移坯车车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