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7至15安培额定工作电流的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4190.1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9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杰;曾义飞;陆鹤;胡正宁;朱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1/04 | 分类号: | H01H51/04;H01H5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胡强 |
地址: | 美国俄亥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15 安培 额定 工作 电流 接触器 | ||
1.一种具有7至15安培额定工作电流的接触器(100),其特征是,包括:
接触器壳体(1);
被容纳在该接触器壳体(1)内的电磁机构,该电磁机构包括线圈(8)、静铁芯(6)和位于该静铁芯(6)上方且沿竖向与该静铁芯间隔开的动铁芯(12);
具有动触头(16)和静触头的触头单元;
可动地装纳在该接触器壳体(1)内的支持件(14),该动铁芯(12)和该动触头(16)按照以下方式安装在该支持件上,该动触头(16)能随该动铁芯(12)的运动相应地接合或脱离该静触头;
其中,该动铁芯(12)与该静铁芯(6)之间的竖向间隔即打开距离(D)为≤3.5mm且≥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是,该动铁芯(12)的高度(Hm)小于该静铁芯(6)的高度(Hs)并且其高度比小于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是,该动铁芯(12)与该静铁芯(6)被分别构造成彼此对置的“山”形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是,该动铁芯(12)与该静铁芯(6)的高度比在0.4-0.6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是,该高度比为11/2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是,该打开距离(D)在2.5mm-3.4mm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是,该接触器(100)具有27mm±3mm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是,该接触器壳体(1)包括设置在该接触器壳体的纵向端侧上的卡接结构、通过该卡接结构彼此可拆卸地卡固的底座单元(2)和基座单元(4),该静铁芯(6)和该线圈(8)容纳在该底座单元(1)中,该动铁芯(12)容纳在该基座单元(4)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是,该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该底座单元和该基座单元之一上的卡接凸起(22,32)和设置在该底座单元和该基座单元中另一个上的卡接凹槽或卡接孔(24,34),其中该卡接凹槽或卡接孔形成在该接触器壳体的延伸壁部(28,38)中,该卡接结构还具有 围绕该卡接凸起的凹入部(26,36),该卡接结构被构造成当该卡接凸起(22,32)卡入该卡接凹槽或卡接孔(24,34)时该延伸壁部(28,38)嵌合入该凹入部(26,36)中,从而该延伸壁部(28,38)的内壁面与该凹入部(26,36)的外壁面相紧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是,该底座单元和/或该基座单元中还设有横向延伸的限位止挡,用于限制该静铁芯和/或该动铁芯的纵向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是,该接触器还包括具有辅助动触头和辅助静触头的至少一个顶置式辅助触头,该至少一个顶置式辅助触头卡接在该支持件上,从而该辅助动触头能随该动铁芯的运动相应地接合或脱离该辅助静触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是,该支持件由聚苯硫醚材料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是,该线圈包括线圈骨架和绕组,该线圈骨架上设置有被夹持在基座单元和底座单元之间的多个定位件,所述多个定位件具有用于与设置在接触器壳体中的定位凸起/定位凹口相应配合的定位凹口/定位凸起。
14.一种具有7至15安培额定工作电流的接触器,其特征是,包括:接触器壳体(1);被容纳在该接触器壳体(1)内的电磁机构,该电磁机构具有线圈(8)、静铁芯(6)和位于该静铁芯(6)的上方且竖向间隔开的动铁芯(12);具有动触头(16)和静触头的触头单元;可动地装纳在该接触器壳体(1)内的支持件(14),该动铁芯(12)和该动触头(16)如此安装在该支持件上,即该动触头(16)能随动铁芯(12)的运动相应地接合或脱离静触头,其中,该接触器具有27mm±3mm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公司,未经伊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41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