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心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3728.0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9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乔登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B60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523942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心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车轮,尤指一种能使轮圈及胶胎不会脱离,以延长使用寿命,并确保行驶安全的实心车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车辆大多是安装充气轮胎,以达到避震的效果,而以人力操作的平板车则由于行驶速度较低,则以一体成型的实心橡胶轮胎为主。
该橡胶轮胎主要是采用键槽式结构,以使实心胶胎结合于轮圈的外周缘,但其结构性较差,在使用中容易受到侧向的力量而松脱。尤其是针对以电力驱动而能高速行驶的的电动平板车而言,由于行驶速度加快,将使得胶胎所受的作用力增加,并由于胶胎与地面的磨擦发热,使胶胎软化,从而加速了胶胎与轮圈的松脱速度,如此一来,将会缩短橡胶轮胎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心车轮,借助在轮圈及胶胎结合的部位加工成多个长孔并均布于周边的结构,以能使轮圈及胶胎紧密结合,以延长使用寿命,并确保行驶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心车轮,借助在轮圈的外环圈两边分别加工成齿状的结构,以能将轮圈与胶胎的咬合力均布于轮圈的圆周表面,使车轮在快速转动时,仍能让轮圈及胶胎稳固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心车轮,借助让外环圈的外周缘形成弧面的结构,以能使附着于轮圈表面的胶胎厚度均匀,而能在胶胎的径向厚度磨损后,仍能正常使用而不会发生抖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心车轮,借助在外环圈的外周 缘喷上一层金刚砂,以形成粗糙面的结构,以能使胶胎成形时,能与外环圈紧密结合,而不易松脱。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心车轮,借助一体成型的轮圈及胶胎,且该轮圈做为一电动机转子的结构,以能让车轮做为可供驱动的主动轮,且在快速转动时,仍能让轮圈及胶胎稳固结合。
为达上述创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实心车轮包括轮圈以及胶胎。其中,该轮圈包括左侧面及反向于该左侧面的右侧面,左侧面与右侧面之间形成内环圈及外环圈,内环圈的外周缘上环设数个轴向延伸的定位块,任二个相邻的定位块、内环圈的外周缘及外环圈的内周缘之间形成轴向贯穿轮圈的定位沟槽,且该外环圈的轴向宽度小于内环圈的轴向宽度,外环圈的左、右侧面的任一侧面上设有数个缺槽;而该胶胎一体成型于轮圈的外周缘上,借此使胶胎的内周缘对应嵌接于内环圈及外环圈上。
实施时,内环圈的外周缘上环设数个支撑块,各支撑块分别设于相邻的二个定位块、内环圈的外周缘及外环圈的内周缘之间,且支撑块的轴向宽度小于轮圈的轴向宽度。
实施时,外环圈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上分别设有数个具有开口的缺槽,且左、右侧面的任一侧面上的缺槽呈环形阵列状排列。
实施时,外环圈的外周缘为中间高、左右两侧低的弧面。
实施时,外环圈的外周缘喷上一层金刚砂,以形成粗糙面。
实施时,该定位块呈长条形。
实施时,该支撑块呈长条形。
实施时,轮圈为磁钢,供做为一电动机的转子使用。
实施时,该轮圈也可直接套接在一电动机的转子上。
实施时,该内环圈的外周缘及各定位块的外周缘分别喷上一层以形 成粗糙面的金刚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轮圈及胶胎结合的部位加工成多个长孔,并均布于轮圈的周缘,因此,能使轮圈及胶胎紧密结合。
2、本实用新型在轮圈的外环圈两边分别加工成齿状,因此,能让轮圈与胶胎的咬合力均布于轮圈的圆周表面,而使车轮在快速转动时,仍能让轮圈及胶胎稳固结合。
3、本实用新型将外环圈的外周缘设成弧面,以使附着于轮圈表面的胶胎厚度均匀,因此,当胶胎的径向厚度经使用而磨损至少一半以上之后,仍能正常使用而不会发生抖动的现象。
4、本实用新型将外环圈的外周缘、内环圈的外周缘及各定位块的外周缘分别喷上一层以形成粗糙面的金刚砂,因此,当胶胎成型时,能与外环圈紧密结合,而不易松脱。
5、本实用新型的轮圈能直接做为电动机的转子使用,或直接套接在电动机的转子上,因此,可做为主动轮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轮圈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轮圈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轮圈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轮圈套接在电动机的转子上的侧视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乔登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乔登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3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