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握式空气增压呼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4846.X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4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辉;黄岚;宋耀明;李爱民;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握式 空气 增压 呼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呼吸辅助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手握式空气增压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居住在高原上的人口众多,由于高原属于地震、洪水、雪雹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地貌,所以时常需要大规模的救护人员执行救灾任务。但是,高原环境大气压力降低导致空气中氧分压下降,使人出现呼吸脉搏加快,头晕呕吐等高原反应,甚至出现肺水肿、死亡等严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救援工作。预防、治疗高原病的关键是让人体维持吸入空气的正常压力。目前的便携式高原增压呼吸器虽然可以移动作业,但其需要电池或者其他电源来驱动涡轮压缩空气来实现空气增压,该呼吸器工作时间短、负荷重、噪音大,并且提供的空气压力较低,无法满足高原野外应急作业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握式空气增压装置,其能够通过自身手握补充增压空气,可延长便携式高原增压器的使用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手握式空气增压装置,包括手握式增压器、输气导管和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式增压器和第一输气导管中均设有空气逆止阀;手握式增压器通过输气导管与呼吸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手握式增压器为橡胶气囊结构;手握时压缩气体进入输气管,松弛时橡胶气囊复形吸入空气,如此反复操作,实现空气增压。
进一步,在所述手握式增压器和呼吸器之间的输气导管上还设有压缩空气储气罐,在空气储气罐的出气口处设有减压阀;压缩空气储气罐进气口通过第一输气导管与手握式增压器连接,压缩空气储气罐出气口通过第二输气导管与呼吸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压缩空气储气罐进气口设有活性炭纤维薄膜,用于过滤空气中杂质及有毒物质。
进一步,所述压缩空气储气罐罐内安装有压力报警器。压力报警器根据罐内压力情况提醒使用者进行空气增压。
进一步,所述压缩空气储气罐是可替换、可预充高压罐;在野外作业时可利用机动车携带或在指定地点储存一定数量备用气罐,在必要时更换。在步行或休息时根据罐内压力情况补充气体,可有效延长使用时间。
所述储气罐放置在储气罐背板上,所述储气罐背板设有腰垫和肩带,所述腰垫和肩带是采用搭扣连接,方便快速收紧或松开。
本实用新型采用手握利用手握气囊输送空气进入压缩空气罐,使罐内形成增压空气,结构轻便,方便携带;在储气罐中设置减压阀,可根据不同劳动强度调控呼吸导管内空气压力,有效地延长使用时间,此外在储气罐中还设有压力报警器,根据罐内压力情况提醒使用者进行空气增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握式增压器,2-空气逆止阀,3-压缩空气储气罐,4-压力报警器,5-减压阀,6-活性炭薄膜,7-背板,8-呼吸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手握式空气增压装置,包括手握式增压器1、压缩空气储气罐3、输气导管和呼吸器8。所述手握式增压器1和输气导管中均设有空气逆止阀2;所述手握式增压器1为橡胶气囊结构;手握时压缩气体进入输气管,松开时橡胶气囊吸入空气,如此反复操作,实现空气增压。
所述压缩空气储气罐3进气口设有活性炭纤维薄膜6,用于过滤空气中杂质及有毒物质;所述压缩空气储气罐的出气口处设有减压阀5;所述压缩空气储气罐罐内安装有压力报警器4。压力报警器4根据罐内压力情况提醒使用者进行空气增压。所述压缩空气储气罐3是可替换、可预充高压罐;所述储气罐3装在储气罐背板7上,所述储气罐背板7设有腰垫和肩带,所述腰垫和肩带是采用搭扣连接。
手握式增压器1通过输气导管与压缩空气储气罐3进气口连接,压缩空气储气罐3出气口通过另一气导管与呼吸器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48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