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线式位移计快速标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3886.X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6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纪金豹;李芳芳;周乾;孙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魏聿珠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线 位移 快速 标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位移计的标定装置,用于拉线式位移计的快速标定,属于仪器仪表类。
背景技术
拉线式位移计是一种常用的相对位移量测装置,其常用量程从5mm至500mm之间,在实验室和现场测试时都需要对其灵敏度进行检查和校准标定,尤其在试验环境中,常常利用手动拉出拉线并利用钢卷尺进行辅助校准和标定,不仅标定精度无法保证,操作也极为不便。而采用计量用游标卡尺标定架进行常规校准不仅成本较高,调试安装周期也较长,对于位移计在工作状态进行标定,目前缺乏也简便有效的标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拉线式位移计快速标定架,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拉线式位移计快速标定架,其包括底座1、等间距的定位孔4、拉柱5、用于固定位移计的挡块2、用于固定位移计8的螺孔3和位移计固定螺杆7,底座1上开有等间距的定位孔4,底座1在定位孔4的一侧设有固定位移计的凸起的挡块2,底座的同一侧远离定位孔4端还开开有螺孔3,螺孔3内设置有用于将位移计8顶在挡块2上的位移计固定螺杆7,通过底座1上凸起的挡块2和安装于螺孔3中的螺杆7将位移计8固定于底座1上;还包括有一插于定位孔4中的用于与位移计拉线6相连的拉柱5,通过安装于定位孔4中的拉柱5调节位移计拉线6的伸出长度以产生确定差值的位移。
所述的拉柱5上端有一小孔,孔中穿过一个用于位移计拉线6穿过的拉钩。
所述的拉柱5的直径与定位孔4的内径相同,以使得拉柱5无间隙的插入到定位孔4中。
所述的拉柱5在定位孔4中可以上下移动,以保证位移计拉线6处于水平。
所述的定位孔4呈直线等间距排列。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定位孔间的距离为已知量,利用拉柱在等间距定位孔间的移动以实现位移计拉线定长度的伸出或缩回,可在不需要利用其它高精度量具(如游标卡尺等)的情况下实现拉线式位移计的现场快速标定,并且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立体图。
图中1.底座,2.挡块,3.螺孔,4.定位孔,5.拉柱,6.位移计拉线,7.螺杆,8.拉线位移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拉线式位移计快速标定架由底座1,底座上的凸起挡块2,底座远离定位孔一侧的螺孔3,底座上成直线的等间距定位孔4,可无间隙插入定位孔中的拉柱5,具有一定长度螺杆7所构成。
底座1可采用低碳钢板、不锈钢板、铝合金等进行机加工制成,长度需大于拉线式位移计的工作量程(一般在600mm以内),其宽度应略宽于拉线式位移计8的宽度,挡块2高度5mm以内,挡块2与螺孔3之间的净空间应保证拉线式位移计8可以置于其间,定位孔4的直径一般可取2-4mm,间距根据拉线式位移计量程取10mm至50mm,定位孔4应沿底座的长度向等间距排列拉柱5上端有一小孔,孔中穿过一个用于位移计拉线6穿过的拉钩,也可以用一端带孔的缝纫针代替,也可以加工不同长度的短钢柱备用。位移计拉线6可通过细铁丝做的拉钩固定在拉柱5上。
拉线式位移计快速标定架的工作原理为:
在对拉线式位移计进行标定时,首先将拉线式位移计置于挡块和螺孔之间,通过转动螺杆使其压紧位移计的尾部从而将其固定,连接位移计电源和量测数据线,然后将位移计拉线的自由端与拉柱连接并将拉柱插于合适位置的定位孔中,利用万用表或数据采集设备测量拉线式位移计的输出电压u1,然后移动拉柱到另一定位孔,根据定位孔间距可知位移计拉线伸出量计为Δ,然后再次测定位移计输出电压计为u2,根据比例关系可知输出电压与位移反馈值之间的灵敏度系数为k=Δ/(u2-u1)。通过多个定位孔进行测量可以标定位移计在整个量程范围内的线性度,利用数据采集设备测得位移读数值的情况下也可很方便的得到灵敏度修正系数和零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38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乘坐式插秧机
- 下一篇:精密铸造机器人自动化制壳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