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带粘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4032.7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1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东凌云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B60R1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浩君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14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带 粘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粘贴双面胶带的胶带粘贴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轿车车身上都会配有汽车车身防擦条,目的是防止轻微的碰撞和刮蹭对车漆造成损伤。当轿车慢速行驶不小心磕碰时,车身防擦条能先于车身与障碍物接触,以起到保护车身的作用。同时,车身防擦条也能够起到装饰汽车外形的作用。
车身防擦条一般由耐磨材料(例如工程塑料等)制成,其具有不发生热变形,对环境不敏感,耐划伤,刚性好,涂装性好,耐低温冲击性好等优良性能。在固定安装方式上,车身防擦条可以直接粘贴在车身上,或者卡扣在车身上,或者以与车身一体化的方式固定安装在车身上。当前固定车身防擦条普遍采用的方式是直接粘贴,而当以直接粘贴方式的固定安装防擦条时,往往需要采用特殊的双面胶带(例如,双面压敏胶)带将防擦条牢固粘贴在与车体相应部分。
目前,车身防擦条背后的双面胶带主要靠手工粘贴,这种手工粘贴方式既不能保证车身防擦条粘贴位置的准确性,而且粘贴不合格率较高。再则,双面胶带的长短和位置等问题都也只能靠人工控制,不能用来粘贴对相对位置要求较高的车身。此外,市场上出现的胶带切割机只能解决胶带的切割问题,并不能解决胶带的粘贴问题。内,利用手工粘贴方法或市场上现有的其他方法无法达到现在的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带粘贴装置通过将双面粘贴胶带粘贴在条形块上,并通过气缸控制行程从而将双面粘贴胶带与车身防擦条紧密粘贴在一起,从而达到将车身防擦条背后的双面胶之间以及每条双面胶与防擦条边缘的相对位置必须保证在某一个很小的精确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胶带粘贴装置,其包括:带有长方形支架基板的支座;该支架基板中间设置有隆起的防擦条固定面板,该防擦条固定面板为长方形,其宽度比车身防擦条窄;在所述支架基板 沿着所述防擦条固定面板的两侧设有条形孔;两个长方形条形块,其宽度与双面胶带的宽度相当,用于将双面胶带粘贴于其上,所述条形孔的宽度比所述条形块宽度大;在所述条形孔对应于所述防擦条固定面板的四个角的位置处安装有四个个小气缸。
优选地,所述支架基板上对应于所述防擦条固定面板四个角的位置安装有4个小刀片,其用于切断布置在所述条形块上的胶带。可选地,所述4个小刀片直插在所述支架基板上。
所述防擦条固定面板上对应于车身防擦条底部的凸起位置打有至少两个定位孔,以便将车身防擦条扣合在所述防擦条固定面板上。
在所述支架基板下底面沿着所述条形孔的一侧的两端开有长方形导滑槽,所述条形块其中一侧的两端有长方形导滑块。所述导滑块的厚度较所述条形孔深度小,大小与所述导滑槽相当。
所述支架基板上对应于所述防擦条固定面板的四个角的位置打有四个气缸安装螺孔。
所述条形块的长度与胶带的粘贴长度相当。优选地,所述支架基板上的条形孔深度为15mm,所述导滑槽厚度为5mm,所述条形块行程为10mm。所述四个小气缸的行程为20mm或50mm,所述小气缸的缸径为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胶带粘贴装置可以很好地保证粘贴位置的准确性,降低产品的不良率。另外,本产品采用两边胶带同时粘贴的方式,可以节约粘贴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胶带粘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支架基板仰视图,图中示出了支架基板底部的条形孔一侧的导滑槽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条形块主视图;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条形块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东凌云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世东凌云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40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松式倍捻机的纱线成型筒子架
- 下一篇:工业车辆电子转向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