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摄像机转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28180.8 | 申请日: | 201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1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朗润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F16M11/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机 转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机结构,尤其是指一种摄像机转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治安中突发事件日益增多,人们对公共安全的防护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城市公共安全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治安监控系统作为城市公共安全的保障体系之一,就是在主要路口、商贸社区重点部位以及治安复杂的公共场所安装监视设备。这些监视设备使得治安管理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监控区域的直观信息与实时的动态情况,也可实现事故发生后的现场搜索、图像记录,以及疑犯跟踪等。更重要的是,它对犯罪份子起到了强大的威慑作用,作为一个“守望者”守护着一方平安。
现有技术中的夜视监控,目前都是采用红外摄像技术。红外摄像分为被动式红外摄像和主动式红外摄像。被动红外摄像是利用任何物体在绝对零度(一273℃)以上都有红外光发射的原理。被动红外不发射红外线,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热图像,故又称为热像仪。主动式红外摄像的原理是利用一投光装置向监测区域发出红外光,而由摄像装置接收监测区域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经过光电转换与电路放大比较后,产生相应的信号,进而传输给控制电路或CPU处理,在最终的监控屏幕上显示图像信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夜视产品都是主动式红外摄像技术。
由于摄像应用对摄像角度的多角度应用要求,需要摄像机镜头及红外灯的角度和方向一致性较高,现有的红外摄像机的镜头和红外灯最多只能在一个方向上共同转动,拍摄角度十分有限,会有拍摄死角,不适应很多应用场合。
因此,提供一种摄像镜头与红外灯多角度同步转动的摄像机转动结构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摄像机转动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摄像机转动结构,其包括摄像镜头、红外灯、水平运动轴和上下运动轴,该水平运动轴是固定轴,该摄像镜头和红外灯可一起绕上下运动轴转动,该摄像镜头、红外灯、上下运动轴可一起绕水平运动轴转动。
优选的,其进一步包括用于驱动水平运动轴转动的水平运动驱动器,进一步包括用于驱动上下运动轴转动的上下运动驱动器,实现电动控制。
优选的,该水平运动驱动器和上下运动驱动器为步进电机。
优选的,其进一步包括主体舱,该摄像镜头和红外灯设置在主体舱内,摄像镜头、红外灯和主体舱可一起绕上下运动轴转动。摄像机可在上下不同角度拍摄。
优选的,其进一步包括外罩,该摄像镜头、红外灯、上下运动轴、上下运动驱动器和主体舱置于外罩内,并可连同外罩一起绕水平运动轴转动。这样,摄像机还可在左右水平方向选取拍摄角度,并且红外灯与摄像镜头一起旋转,保证拍摄的清晰度。
优选的,其进一步包括固定座,该水平运动轴设置在固定座上。
优选的,该外罩上设有视角窗口,该摄像镜头和红外灯所朝向的方向与该视角窗口位置相对应。该视角窗口可确保摄像镜头与红外灯在上下转动时不会被外罩遮挡。
优选的,其还设有与上下运动轴相啮合的上下运动轴齿轮。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摄像机转动结构的摄像镜头和红外灯可实现两个维度的角度调整,可实现多角度转动,灵活多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摄像机转动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摄像机转动结构的主体舱示意图;
图3和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视角窗口的正面视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摄像机转动结构,其包括固定座1、安装在固定座1上的外罩2、设置在外罩2内的主体舱3,该主体舱3内设有摄像镜头4、红外灯5,该外罩2内设有上下运动轴10及与之相啮合的上下运动轴齿轮11,该主体舱3、摄像镜头4、红外灯5可绕上下运动轴10转动。摄像机可在上下不同角度拍摄。
该固定座1上设有水平运动轴9,该摄像镜头4、红外灯5、上下运动轴10、外罩2可一起绕水平运动轴9转动。这样,摄像机还可在左右水平方向选取拍摄角度,并且红外灯与摄像镜头一起旋转,保证拍摄的清晰度。
外罩2内设有用于驱动水平运动轴9转动的水平运动驱动器8,以及用于驱动上下运动轴10转动的上下运动驱动器7,实现电动控制。作为较佳实施例,该水平运动驱动器8和上下运动驱动器7为步进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朗润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朗润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8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积分时间可调的TDI-CCD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工业对讲机送话降噪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