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牺牲阳极组合式油管内封堵塞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8176.3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4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拓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牺牲 阳极 组合式 油管 堵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性气田开发井关井期间,为保护油管和井下工具而进行牺牲阳极防腐的组合式油管封堵塞。
背景技术
油管封堵塞在本行业同类产品中采用金属本体为主体,配合打捞头、伸缩悬挂头、密封件,靠伸缩悬挂头与油管串中的坐放接头配合固定、密封件与坐放接头的内表面密封,起到封堵油管内孔、防止关井期间地层流体上窜和压井液进入并污染产层的作用。
对于采用碳钢油管配合缓蚀剂开采酸性油气田的井,在正常开采期间,通过注入缓蚀剂,可以有效地防止油管和井下工具的腐蚀。但在关井期间,停止注入缓蚀剂,油管和井下工具就会遭到酸性油气的腐蚀。长期关井时,坐放接头(油管封堵塞)以上的油管内有压井液,腐蚀较轻;坐放接头(油管封堵塞)以下的油管,直接与地层流体接触,没有任何保护,温度又高,腐蚀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油管封堵塞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牺牲阳极组合式油管内封堵塞,本实用新型可以与阳极连接,同时下入井内,坐落在油管串下部的坐放接头内,与坐放接头内密封表面配合,起到封堵油管内孔和对油管及井下工具进行牺牲阳极防腐保护的双重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牺牲阳极组合式油管内封堵塞,包括封堵塞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捞头、悬挂头、弹簧和密封圈,所述封堵塞本体一端与打捞头连接,另一端与阳极连接,封堵塞本体上开有悬挂槽和环形密封槽,弹簧设置在悬挂槽内且与悬挂头连接,环形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封堵塞本体呈圆柱体状,包括第一封堵塞本体、第二封堵塞本体和第三封堵塞本体,第一封堵塞本体至第三封堵塞本体直径依次减小,打捞头与第一封堵塞本体连接,第三封堵塞本体与阳极连接。
所述悬挂槽设置在第一封堵塞本体上。
所述第二封堵塞本体上开有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第二封堵塞本体和第三封堵塞本体的尺寸变换过渡处开有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内设置有金属密封圈。
所述打捞头与第一封堵塞本体顶部中心螺纹连接。
所述第三封堵塞本体与阳极螺纹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可以与阳极连接,同时下入井内,坐落在油管串下部的坐放接头内,与坐放接头内密封表面配合,起到封堵油管内孔和对油管及井下工具进行牺牲阳极防腐保护的双重作用。
二、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关井期间,油管和井下工具,特别是封堵塞以下油管和井下工具,没有缓蚀剂注入、失去防腐保护的问题,延长油管和井下工具的寿命。
三、本实用新型与阳极螺纹连接,并可通过导电性密封脂,保证它们之间的电连接,从而保证了阳极、封堵塞、坐放接头及整个油管串的电连接。
四、采用本实用新型,压井后,油套上环空和封堵塞以上的油管内孔充满压井液(可以加防腐剂),不与井内产出的腐蚀介质接触,可避免腐蚀。
五、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封堵塞以下的油管内孔和油套下环空充满井内产出的酸性油气,这一段的油管和井下工具要接触腐蚀介质,发生腐蚀,当腐蚀介质与封堵塞、阳极、油管和井下工具接触并发生腐蚀反应时,由于阳极的金属极性强,更活跃,所以首先发生反应(牺牲阳极)并产生电流,该电流经阳极、封堵塞、坐放接头,传递到油管串中,形成保护电流,阻止油管串中的金属原子再与腐蚀介质发生反应,从而保护油管串免受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封堵塞本体,2、打捞头,3、悬挂头,4、密封圈,5、阳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牺牲阳极组合式油管内封堵塞,包括封堵塞本体,还包括打捞头、悬挂头、弹簧和密封圈,所述封堵塞本体一端与打捞头连接,另一端与阳极连接,封堵塞本体上开有悬挂槽和环形密封槽,弹簧设置在悬挂槽内且与悬挂头连接,环形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阳极可以由具有缓释效果的固体缓蚀剂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封堵塞本体呈圆柱体状,包括第一封堵塞本体、第二封堵塞本体和第三封堵塞本体,第一封堵塞本体至第三封堵塞本体直径依次减小,打捞头与第一封堵塞本体连接,第三封堵塞本体与阳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8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气树及气井地面建设集成橇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喷淋除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