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服务机器人抬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7523.2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1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吴恙;周祖茗;彭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10 | 分类号: | A61G7/10;A61G7/07;A61G5/1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330009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 机器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服务机器人抬背机构。
背景技术
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和“空巢家庭”的日趋增多,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照顾缺位”,因此,用何种医疗护理装置来完成因身体虚弱卧床不起和因疾患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家庭护理任务,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护理老年人的服务机器人应运而生,抬背机构是服务机器人的重要部件。
现有的护理装置一般包括护理床和轮椅等,然而它们所具有的功能一般都比较单一,不能同时满足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存在一定的护理局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服务机器人抬背机构,其结构包括抬背线性运动单元、抬背线性运动单元滑块、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上支座、背部下层板、左背部上层板、右背部上层板、头部护栏。
电动推杆下端与抬背线性运动单元滑块相铰接,上端与电动推杆上支座相铰接;抬背线性运动单元滑块与抬背线性运动单元通过丝杆副连接在一起;左背部上层板与右背部上层板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并固定在背部下层板上,左、右背部上层板位于背部下层板上;头部护栏焊接在背部下层板的一端;电动推杆上支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背部下层板上;抬背线性运动单元通过螺栓固定于类直角梯形支撑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轻巧,可以轻便地把背抬起、放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抬背线性运动单元 2.抬背线性运动单元滑块 3.电动推杆
4.电动推杆上支座 5.背部下层板 8.头部护栏 9-10.同步带轮
11-12.行程开关 13.电机;
图2为背部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5.背部下层板 6-7.左、右背部上层板 14-1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抬背线性运动单元(1)、抬背线性运动单元滑块(2)、电动推杆(3)、电动推杆上支座(4)、背部下层板(5)、左背部上层板(6)、右背部上层板(7)、头部护栏(8)。
电动推杆(3)下端与抬背线性运动单元滑块(2)相铰接,上端与电动推杆上支座(4)相铰接;抬背线性运动单元滑块(2)与抬背线性运动单元(1)通过丝杆副连接在一起;左背部上层板(6)与右背部上层板(7)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并固定在背部下层板(5)上,左、右背部上层板(6)、(7)位于背部下层板(5)上;头部护栏(8)焊接在背部下层板(5)的一端;电动推杆上支座(4)通过螺栓固定在背部下层板(5)上;抬背线性运动单元(1)通过螺栓固定于类直角梯形支撑框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功能的,抬背线性运动单元(1)上的电机正转,通过同步带轮(9)、(10),带动抬背线性运动单元(1)中的丝杆旋转,再通过抬背线性运动单元(1)中的丝杆带动抬背线性运动单元滑块(2)向远离同步带轮(9)、(10)的方向运动,同时,电动推杆(3)外伸,使背部下层板(5)上绕着转轴(14)、(15)上仰,这样实现抬背;抬背线性运动单元(1)上的电机反转,通过同步带轮副(9)、(10),带动抬背线性运动单元(1)中的丝杆旋转,再通过抬背线性运动单元(1)中的丝杆带动抬背线性运动单元滑块(2)向靠近同步带轮(9)、(10)的方向运动,同时,电动推杆(3)内缩,使背部下层板(5)上绕着转轴(14)、(15)下倾,这样把背放下。抬背线性运动单元滑块运动范围通过行程开关(11)、(12)来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7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屋顶通风器
- 下一篇:一种便捷滴眼液助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