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感应动作的机械式键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7970.3 | 申请日: | 201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7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林佳保;姚志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感应 动作 机械式 键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感应动作的机械式键盘装置(mechanical-switch keyboard/mechanical keyboard)。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脑键盘一般是整合可感应动作(motion sensitive)的元件,以使其能够提供除了按键输入之外的操作功能(例如,鼠标功能、手势操作功能等);而此类型可感应动作的电脑键盘,又可再分为“接触式”感应动作的电脑键盘,及“非接触式”感应动作的电脑键盘。
针对“接触式”感应动作的电脑键盘而言,以中国台湾证书号M250242、M366715等专利为例,其等主要是配合供使用者触碰的一触控板(例如,电容式触控板),以感应与使用者操作相关的动作。
请参阅图1-1及图1-2,针对“非接触式”感应动作的电脑键盘而言,如美国公开2010/0149099A1号专利所公开的可感应动作的机械式键盘1,其主要包括排列于一平面10的多个按键11,及朝向该等按键11且具有平行于该平面10的光轴12的多个光感测元件13。该等光感测元件13突设于该机械式键盘1的上表面,使得该等光感测元件13可感应使用者于该平面10上方的手/手指移动而成像;然后,再利用一处理器(图未示)配合影像分析技术,像是边缘侦测(edge detection)算法,即可感应并判别出与使用者操作相关的动作。然而,该机械式键盘1所采用的该等光感测元件13必须突设于该机械式键盘1的上表面以便取像,其整体结构较不精简(compact);再者,该处理器所进行的影像分析技术,其计算复杂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感应动作的机械式键盘装置。
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感应动作的机械式键盘装置:包含一机械式按键组单元,及至少一动作感应单元。该机械式按键组单元包括多个按键,该等按键形成一参考平面。该动作感应单元设置于该参考平面的一第一侧,该动作感应单元包括用以朝该参考平面发射光线的多个发光模组,及用以朝该参考平面感测光强度变化的一光感测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接触式感应动作的机械式键盘装置还包含一壳体,该壳体包括呈相反的一顶壁及一底壁,该动作感应单元设置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之间,该顶壁具有至少一透光区域,该动作感应单元邻近于该透光区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顶壁的该透光区域位于该参考平面及该动作感应单元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机械式按键组单元还包括设置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之间的一薄膜电路板,该动作感应单元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机械式按键组单元还包括设置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之间的一薄膜电路板,该动作感应单元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及该顶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顶壁的该透光区域位于该顶壁的其中至少一角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动作感应单元的该等发光模组电连接于该光感测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动作感应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发光模组,该等发光模组的排列概呈L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动作感应单元还包括一基板,该等发光模组及该光感测模组设置于该基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基板概呈L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动作感应单元的所有元件(该等发 光模组、该光感测模组)皆设置于该参考平面的该第一侧,没有任一元件凸伸于该参考平面之上,其整体结构较为精简。
附图说明
图1-1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现有的一可感应动作的机械式键盘及其光感测元件;
图1-2是一俯视示意图,说明现有的一可感应动作的机械式键盘及其光感测元件;
图2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感应动作的机械式键盘装置的一第一优选实施例;
图3是沿着该图2的一直线I所取得的一局部剖视示意图,说明一动作感应单元的各元件的设置关系;
图4是一示意图,说明应用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电脑;
图5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感应动作的机械式键盘装置的一第二优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7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