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客飞机遇险前夕乘客紧急逃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2195.6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4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博;费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25/08 | 分类号: | B64D25/08;B64D25/04;B64D17/8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客 飞机 遇险 前夕 乘客 紧急 逃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客飞机遇险前夕乘客紧急逃生系统的设计方案,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减速牵拉的原理使乘客迅速有效地脱离飞机,在减速伞缓冲下缓慢坠向地面,有效保障生命安全的设计方案。
背景技术:
目前,当大型载客飞机遇到机械故障、遇到恐怖分子劫持或因天气原因无法降落而燃油耗竭等状况时,尤其当飞机的硬性迫降成为不可能时,机载乘客的死亡率近乎100%。目前尚无解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载客飞机飞行安全上的缺点,提供一种载客飞机遇险前夕乘客紧急逃生系统的设计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载客飞机遇险前夕乘客紧急逃生系统,包括设置在机舱内的主减速伞包和若干个座椅,座椅活动安装在滑轨上,前后相邻的座椅之间通过动力传导索连接,在每个座椅内部或背部设置有副减速伞包,副减速伞包打开就是副减速伞;所述主减速伞包通过钢索与机舱尾端的座椅连接,在钢索中间设置有减速缓冲器。
所述主减速伞打开即是主减速伞。所述座椅由缓冲材料构成,该缓冲材料可大量吸收物理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载客飞机遇险前夕乘客紧急逃生系统利用减速牵 拉的原理使乘客迅速有效地脱离飞机,在减速伞缓冲下缓慢坠向地面,有效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具体设计包括设置在机尾部的主减速伞、设置在乘客座椅靠背部的分减速伞、座椅、滑轨、动力传导索等装置在内,所有装置共同作用,在危急时刻抛弃机尾后,主减速伞打开,向后牵拉座椅;座椅间用动力传导索链接,受向后牵拉的力量作用时动力传导索被拉直,将主减速伞的拉力向前方座椅传导;所有座椅都有序地安置在纵向滑轨上,危急时刻座椅松解,可自由滑动,在减速伞的牵拉下可加速向后滑动;座椅自机尾滑出机舱后,座椅背部的分减速伞自动打开,增加向后牵拉的力量;以上过程如顺利进行,可使全部座椅和乘客自飞机尾部脱出,在减速伞缓冲下坠向地面。主减速伞牵引钢索上设置有减速缓冲器,预防猛烈后拉导致的乘客颈部挥鞭样损伤。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载客飞机遇险前夕乘客紧急逃生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减速牵拉的原理使乘客迅速有效地脱离飞机,在减速伞缓冲下缓慢坠向地面,有效保障生命安全。
所述的飞机机尾部可在紧急状态下主动脱落。机尾脱落后,主减速伞能有效打开,主减速伞的拉力能足够牵引所有座椅在短时间内相对于飞机主体而言做向后的移动。飞机乘客座椅由可大量吸收物理能量的材料制成,在坠地时缓冲冲击力对乘客造成的伤害。座椅椅背部放置有分减速伞,在座椅脱离飞机后能有效打开,加速前方座椅向后方做相对于飞机主体的位移。座椅间由动力传导索链接,受向后牵拉的力量作用时动力传导索被拉直,将主减速伞的拉力向前方座椅传 导。座椅都有序地固定在纵向滑轨上,危急时刻座椅在滑轨上得到松解,可自由滑动,在减速伞的牵拉下可加速向后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载客飞机遇险前夕乘客紧急逃生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使乘客迅速有效地脱离飞机,在减速伞缓冲下缓慢坠向地面,有效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紧急逃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紧急逃生系统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紧急逃生系统的降落状态图;
其中:1为座椅;2为动力传导索;3为滑轨;4为主减速伞;5为副减速伞;6为减速缓冲器;7为钢索;8为机舱;9为机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或者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载客飞机遇险前夕乘客紧急逃生系统,包括设置在机舱内的主减速伞包和若干个座椅,座椅活动安装在滑轨上,前后相邻的座椅之间通过动力传导索连接,在每个座椅内部或背部设置有副减速伞包,副减速伞包打开就是副减速伞;所述主减速伞包通过钢索与机舱尾端的座椅连接,在钢索中间设置有减速缓冲器。所述主减速伞打开即是主减速伞。所述座椅由缓冲材料构成,该缓冲材料可大量吸收物理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2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预应力城市地下排水综合管道
- 下一篇:双头活头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