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爆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9646.0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2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诸葛刚;李凝;徐晨;李熹平;陈卫增;徐洪;易龙;朱君;王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中,如果说轮辋更多的是给予外观的影响,那么轮胎的作用对于车辆来说才是更实质性的,它不但决定了加速、刹车性能,而且对油耗和舒适性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轮胎作为联接汽车车身与道路的部件,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及平顺性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轮胎支撑着车身的重量,减少来自路面的冲击,同时为路面行驶车辆提供推动、制动以及转向的能量。它也维持着车的行驶状态。不仅如此,轮胎还是动力和制动系统最终端的表现。所以,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轮胎必须是一个有弹性的储气容器。目前整个汽车行业的所采用的轮胎结构主要分为内胎和外胎。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材料,还增加了运行过程中的不可靠性。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爆胎的瞬间,汽车的自重使得内胎内的大气迅速释放,整个轮胎气压急剧下降,导致车体失去平衡,方向难以控制,造成大量的交通事故。因此更多的人对于该结构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开发常压轮胎克服爆胎的危险,节约材料的损耗,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常压防爆轮胎,克服爆胎的危险,节约材料的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包括外胎面、内胎面,所述外胎面与所述内胎面之间填充有蜂窝层。
优选的,所述蜂窝层由六边形单元和梯形单元拼合连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蜂窝层由椭圆形和半椭圆形单元拼合连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蜂窝层中还设有柱体支撑在所述外胎面与内胎面间。利用六边形、椭圆或圆形极大的弹塑性结构特征和柱体的加强筋作用,有效利用轮毂中柱体作用力的最大化,可有效提高该轮胎的支撑力。
优选的,所述蜂窝层中还设有弹簧支撑在所述外胎面与内胎面间。优先考虑六边形、椭圆或圆形极大的弹塑性结构特征和弹簧强大的弹力作用特征,减少柱状结构的线性作用力。该结构减少了柱状的应力点作用,能进一步有效降低该轮胎工作时的应力集中。
本实用新型防爆轮胎,依靠蜂窝层的结构来支撑车体重量,其中六边形或椭圆形的弹塑性特征,在工作过程中起到极大的减震效果和恢复能力,而且该结构在成型过程中,自动成形的柱状和弹簧支撑结构,在轮胎运动过程中起到更强的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实施例1中的防爆轮胎,所述轮胎包括外胎面1、内胎面2,所述外胎面与所述内胎面之间填充有蜂窝层3。所述蜂窝层3由六边形单元和梯形单元拼合连接而成。或者所述蜂窝层3由椭圆形和半椭圆形单元拼合连接而成。
如图2示实施例2中的防爆轮胎,所述轮胎包括外胎面1、内胎面2,所述外胎面与所述内胎面之间设有蜂窝层3。所述蜂窝层3由六边形单元和梯形单元拼合连接而成。或者所述蜂窝层3由椭圆形和半椭圆形单元拼合连接而成。所述蜂窝层3中还设有柱体4支撑在所述外胎面与内胎面间。
如图3所示实施例3的防爆轮胎,所述轮胎包括外胎面1、内胎面2,所述外胎面与所述内胎面之间设有蜂窝层3。所述蜂窝层3由六边形单元和梯形单元拼合连接而成。或者所述蜂窝层3由椭圆形和半椭圆形单元拼合连接而成。所述蜂窝层3中还设有弹簧5支撑在所述外胎面与内胎面间。
本实用新型包括蜂窝层的结构形状采用材料最大不平衡性的特征进行设计,通过相关技术手段验证其结构的合理性,利用发泡注射技术进行蜂窝状结构的形成,从而实现轮胎结构的成型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9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洗装置
- 下一篇:投影用变焦透镜和投影型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