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碳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9122.1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8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利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海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减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的碳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对摩托车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于2006年就完成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标准的初稿,2007年7月19正式发布《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2008年7月1日开始实施《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GB209982007)。为达到上述燃排标准的要求,目前摩托车通常采取如图1所示的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燃油箱11、防倾倒阀12、碳罐13、单向阀14、进气岐管15、化油器16、空滤器17、发动机18及油汽蒸发管路等,在燃油箱11与碳罐13之间连接有防倾倒阀12,防倾倒阀12通过油管与碳罐13的吸附131相连,碳罐13的脱附口132通过单向阀14与化油器16相连,化油器16的一端与空滤器17连接,另一端通过进气岐管15与发动机18相连,碳罐13的PCV阀133通过管路连接到进气岐管15,通过进气岐管15处的负压进行开启动作。其工作原理是:当燃油箱11内的燃油受热蒸发时会在燃油箱内形成蒸汽压力,当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时,蒸汽会随着蒸发管路流经防倾倒阀12,然后从碳罐13的吸附口131进入碳罐13内被活性炭粉吸收;当发动机18启动时,进气岐管15处产生一定的负压,这时碳罐13的PCV阀133被打开,碳罐13的内腔与脱附口132连通,由于脱附口132与化油器16之间有单向阀14,单向阀14的开启需要一定的压力,因此碳罐13的脱附口132与化油器16连通的前题条件是化油器16处的负压要大于单向阀14的开启压力,当化油器16处的负压大于单向阀14的开启压力时,大气通过碳罐13的大气口134进入碳罐13,再从碳罐13的脱附口132流经单向阀14后流到化油器16,之后再从进气岐管15流到发动机18的燃烧室,这时吸附在碳罐13中的活性炭粉上的油蒸汽脱附并随空气进入到发动机18参加预燃烧。上述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装置存在下列不足:发动机在进气岐管处的负压变化大,在不同的工况形成的负压可由10KPa到60KPa,甚至更高,这会降低PCV阀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碳罐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碳罐结构复杂,增加了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的布置、安装难度,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可靠性高,寿命长,成本低的新型碳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碳罐包括罐体,罐体中具有放置碳粉的空腔,罐体设有连通空腔的吸附口和大气口,罐体还设有脱附口,脱附口通过脱附通道与空腔连通,脱附通道中设有用于控制脱附口与空腔通断的脱附控制阀。
与现有的摩托车碳罐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没有了PCV阀控制室,节省了控制室膜片,减少了碳罐易损部件,简化了结构并提高了碳罐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脱附控制阀接口与脱附口合二为一,简化了结构,而且脱附控制阀开启力与碳罐脱附力为同一位置的负压力,有利于碳罐脱附的控制,同时该处的负压力相对较小,对碳罐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小;简化了整个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的结构和安装工艺,提高安装效率,降低了成本,连接管路与装置附件的减少,使得整个装置更加容易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碳罐在吸附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碳罐在脱附状态的剖视图;
图4为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利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利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9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撑杆式小型升降台
- 下一篇:一种自耐磨木质装饰材料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