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库可移动隔墙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1108.2 | 申请日: | 201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蔡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进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76;E04B2/82;E04B1/6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4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库 移动 隔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库内的隔墙,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用于调节冷库内使用空间大小的冷库可移动隔墙。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冷库其内部空间大小是固定的,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在制冷能力范围内,其库内空间往往取至最大,以便贮存更多的货物。但很多时候需冷藏的货物的体积远小于冷库的空间,过多的剩余空间消耗了大量的冷量,不仅浪费能源,造成冷藏成本增加,而且不符合低碳节能的环保潮流。
实用新型内容
为弥补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调节灵活的冷库可移动隔墙,用于调节冷库空间的大小,并根据实际使用空间的大小合理提供冷量,达到降低冷藏成本和节能环保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冷库可移动隔墙,包括墙框、密封气袋、墙体、牵引环和脚轮。所述的墙框采用金属型材制成,框体的外侧有弧形凹槽,框体内有用相同质材做成的网状加固筋,墙框的大小以框体外侧距冷库的天花、地板和两边实墙均为10厘米左右;
所述的墙框外侧粘有可充放气的密封气袋;
所述的密封气袋采用橡胶制成,呈管状,装有气门,可对其进行充气和放气,将其一面沿墙框外侧的弧形凹槽粘贴固定,在隔墙需要移动时放气,让隔墙可以在冷库中自由移动,移到合适的位置后再对其进行充气,使膨胀的密封气袋与冷库的天花、地板和两边实墙紧密接触,将冷库的使用空间和剩余空间完全隔开,达到灵活改变冷库使用空间的目的,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特征;
所述的墙体采用聚苯乙稀泡沫塑料板,为增加其力学性能,在板的两面粘上一层保护层,保护层可使用塑料布或塑料薄片;
所述的牵引环装在墙框的四角,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用于固定牵引钢丝绳;
所述的脚轮装在墙框的底部,根据隔墙的大小安装2-6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基本上不减少原库容空间的前提下,可根据需冷藏货物的体积大小灵活调整冷库的使用空间,再提供合适的冷量,提高制冷效率、降低贮藏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节能环保。同时制作成本低,安装方便,适合现有大多数冷库加装,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冷库内的水平方向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墙框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轮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说明:1-墙框、2-密封气袋、3-墙体、4-牵引环、5-脚轮、6-气门、7-加固筋、8-墙体保护层、9-牵引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库可移动隔墙,包括墙框1、密封气袋2、墙体3、牵引环4、脚轮5、气门6、加固筋7和墙体保护层8。墙框1采用金属型材制作,其大小比冷库内净高度和两侧实墙宽度少20厘米左右,也就是上下左右都有约10厘米的间隙,在墙框四角的两面各装上一个牵引环4,在墙框1的底部装上脚轮5,根据隔墙的大小安装2-6对,墙框1内的加固筋7根据墙框1的大小和聚苯乙稀泡沫塑料板的尺寸确定。密封气袋2采用橡胶制成,呈管状,装有气门6,管体直径在充气状态约为20厘米左右,粘在墙框1外侧的弧形凹槽内,气门6装在墙框1的底部,便于充放气。墙体3采用聚苯乙稀泡沫塑料板,为增加其力学性能,在板的两面粘上一层墙体保护层8,墙体保护层8可使用塑料布或塑料薄片,再装入墙框1内由网状加固筋7构成的方框中固定即成。使用时,在密封气袋2放气的状态下移动隔墙到合适的地方,再对密封气袋2进行充气,使膨胀的密封气袋2与冷库的天花、地板和两边实墙紧密接触,将冷库的使用空间和剩余空间完全隔开。牵引环4的作用是用于固定牵引钢丝绳9,通过钢丝绳的牵引使隔墙在冷库内来回平行移动,牵引钢丝绳9的安装、传动及牵引动力部分使用公知的技术,不再作详细的描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任何修改或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意和关键技术特征,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进,未经蔡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1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树菇活性多糖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脱氧野尻霉素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