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底渣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4325.9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2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4 | 分类号: | F23C10/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王昌花 |
地址: | 21213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冷却领域,特别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冷却锅炉底渣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占锅炉燃用煤炭灰总量的30%,锅炉底渣的冷却是否正常关系到锅炉运作的持续性与稳定性。目前较常见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的冷却设备为螺旋式冷渣器,即水冷绞龙。通常水冷绞龙具有中空的绞龙外壳,外壳内设中空的绞龙轴心,轴心上设置叶片,叶片呈螺旋式转动对底渣进行充分搅拌,冷却水塔的循环水可进入中空的外壳与轴心,带走底渣传递至绞龙外壳与轴心上的热量,从而完成与底渣间接热交换以达到冷却的效果。温度降低至符合标准范围的底渣再进一步从水冷绞龙内排出至收容底渣的底渣库。然而此种冷却系统一般运行一段时间(例如2个月)后,绞龙轴心与绞龙外壳的内部结垢就很严重,使得热量无法传导到水侧,换热效率低下。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底渣排放温度超标,导致锅炉底渣排放能力受限制,进而影响到锅炉带载能力。
目前业界采用外排冷却水来保持锅炉负荷。然而此种方式耗水量大,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具节能同时又具较佳换热效能的冷却系统。
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锅炉底渣冷却系统,包括炉内冷却系统、换热器以及内冷系统,该内冷系统包括用于储存冷却纯水的纯水槽,与炉内冷却系统连接的进水管及回水管,该内冷系统通过纯水槽内提供的冷却纯水在进、回水管内循环流动,以进出炉内冷却系统,从而带走炉内冷却系统处的热量,该换热器设置在内冷系统与炉内冷却系统之间用于进一步与内冷系统进行热交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锅炉底渣冷却系统采用冷却纯水替代普通冷却水,消除结垢源,可有效提升水冷绞龙排渣能力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方案锅炉底渣冷却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方案锅炉底渣冷却系统包括炉内冷却系统10,与炉内冷却系统10连接而向该炉内冷却系统10供给冷却纯水的内冷系统,及设置在内冷系统与炉内冷却系统之间的换热器20,该换热器20进一步与内冷系统进行热交换。
炉内冷却系统10通常设置水冷绞龙对底渣进行冷却。
内冷系统包括纯水槽30、进水管31和回水管32。纯水槽30提供的冷却纯水可从进水管31进入炉内冷却系统10,并从回水管32回流,再进入进水管31,如此利用冷却纯水的往复循环流动将炉内冷却系统10内的热量带出,从而对炉内冷却系统10处的底渣进行冷却。使用过程中冷却纯水不再回到纯水槽30中,只是在进水管31和回水管32内往复循环流动带走炉内冷却系统10处的热量。当进水管31和回水管32内的冷却纯水发生损耗时,储存在纯水槽30内的冷却纯水即进入进水管31加以补充。
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20设置在进水管31上,并与炉内冷却系统10接近。从炉内冷却系统10回流出的带有底渣热量的冷却纯水在经过回水管32的过程中自然冷却,再经由换热器20与外冷系统40进一步的进行热量交换。该外冷系统40的冷却介质可为自来水(即普通水)。将换热器20设置在进水管31上,可充分利用冷却纯水经过回水管32的过程中自然冷却的功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换热器20的使用功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器20不限于设置在此位置,还可设置在例如是回水管32上,如此从炉内冷却系统10回流出的带有底渣热量的冷却纯水可先经换热器20强制冷却,再在回流至进水管31的过程中进一步自然冷却。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0为板式换热器,当然,也可为管壳式换热器或者其他冷却设备。
本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专用的内冷系统,将原来绞龙冷却水套内的使用的冷却水塔内的普通水改变成纯水,消除结垢的离子源,能够有效避免绞龙内结垢,提高炉内冷却系统10的换热效率,实际验证表明底渣温度下降明显,从原来的200度降低到80度。同时还可提高绞龙外壳的使用寿命,从原来的3个月左右使用时限延长到1年以上。此外,还可避免水冷绞龙内部超温,消除绞龙轴心发生弯曲的安全隐患。
另外,本技术方案内冷系统的冷却纯水从炉内冷却系统10吸收的热进一步通过外冷系统40的普通水交换出去,使冷却纯水在内冷系统和炉内冷却系统10间循环重复使用的同时增加冷却纯水与水冷绞龙间的溫差,一方面,节约纯水使用,降低冷却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冷却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43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灯光的汽车组合开关
- 下一篇:一种支柱定位防水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