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安全远程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4314.0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金朝辉;何川;王茜;黄新胡;邵璀华;陈睿;宋海兵;许雯;罗江勇;倪伟;刘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金隧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安全 远程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程监控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公路、铁路等隧道结构的结构安全远程终端。
背景技术
关于公路、铁路等隧道在营运期间对其主体结构的长期安全性监控,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而引起这类研究蓬勃发展的则是隧道出现的各种病害严重影响了其使用功能。隧道建成后,其运营期间主体结构的安全性检测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即定期对隧道结构进行检查或是在隧道出现特殊情况时再进行检测评估。因此,许多关于隧道安全度的检测手段及评价方法大部分都属于事后定性的分析研究。
随着传感器技术、数据传输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信号分析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我国土木工程的其它领域中(如桥梁领域、水工领域)逐步建立了基于计算机的能够自动、连续甚至实时监测的具有高性价比的远程监控系统。但在隧道领域,特别是公路隧道中,由于缺乏智能化的结构安全数据采集处理与传输终端,很难实现对隧道结构安全性的远程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安全远程终端,可以智能采取数据,并传输给远程控制中心计算机,从而很好地实现远程监控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结构安全远程终端,包括CPU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预处理模块、常规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估算法模块和数据上传接口,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有安全参数传感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预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预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上传接口和所述常规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估算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常规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估算法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上传接口连接,所述CPU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预处理模块、常规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估算法模块和数据上传接口连接。
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安全参数传感器包括压力盒、水压计、应变计和锚杆轴力计。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数据上传接口通过与所述CPU模块连接的RS232、RS485、RS422、以太网或光纤与远程控制计算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连续实时地对隧道结构安全性能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原始数据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计算机,实现了隧道结构安全性的实时远程监测;既实现了在隧道营运期对结构安全性的实时监控,又减轻了人为手动检测的劳动强度以及避免人为因素导致检测数据的偏差,还能够将隧道截面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常规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估算法计算出该隧道截面的安全性评估数据,并将评估数据上传至远程控制中心计算机作出综合安全性评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安全远程终端,不仅可以应用在公路、铁路隧道等领域,还可应用在其他建筑结构的安全测量领域,非常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安全远程终端的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金隧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金隧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4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网络模式实现恒温箱设备的集中监控装置
- 下一篇:刻字机的控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