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玩具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0144.0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0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实丰玩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29/00 | 分类号: | A63H29/00;A63H29/22;A63H31/08;A63H17/00;A63H1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玩具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具体涉及一种玩具车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各类儿童玩具大都采用仿真手段制作而成,如玩具飞机、玩具汽车等等,这些玩具在大体形状、结构和局部细节上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品都很相似,可培养儿童的识物能力,有利于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
市场上现有的玩具车虽然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但主体结构不外乎车身、车盘、车轮和驱动机构,一般是遥控控制,由电池供给动力,带动马达通过一系列的传动装置将运动转变成车轮的转动,从而让玩具车辆有如同真车一般的效果,为提高产品的吸引力,有的玩具车产品围绕驱动、传动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使其具有更加卓越的行驶性能,有的产品则在车身形状和色彩上下功夫。但是这种玩具车辆在行驶中的速度是一定的,所以只能在相对平稳的环境中行驶,不能在泥沙或较为崎岖的斜坡上行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玩具消费者越来越高的玩耍要求,也缺少相应的乐趣,而且其结构复杂,组装工序繁琐,难以实现;虽然有人设计了一种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来改变马达的转动速度从而改变车轮转动的速度,以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但是由于电流的大小不易控制,从而无法真正实现如真车般的变速、换档效果,同样无法满足消费者越来越高的使用要求,缺少相应的乐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娱乐性高的玩具车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玩具车结构,其包括一车盘,其还包括一转向系统、一差速驱动系统、一避震机构及一无线控制电路板,所述转向系统设置在所述车盘的前部,所述差速驱动系统通过所述避震机构设置在所述车盘的尾部,所述无线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车盘的中部,并分别与所述转向系统和差速驱动系统相连接。
所述转向系统包括一底座、一转向电机、一转向机构及对称设置在该转向机构两侧的右前轮组和左前轮组,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向电机对应所述转向机构的正后方中心位置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该转向电机的转轴朝下,并贯穿所述底座通过齿轮与所述转向机构相连接。
所述差速驱动系统包括一箱体、一驱动电机及一差速齿轮机构,该差速齿轮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内,该差速齿轮机构中的驱动轴的两端伸出所述箱体,且对称设有右后轮组和左后轮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且其的转轴伸入该箱内与所述差速齿轮机构中的齿轮相连接;所述箱体的外侧壁底部设有一与所述驱动轴相平行的连接轴,并对应于所述车盘的尾部设有与该连接轴相适配的凹位,所述连接轴活动置入该凹位,且于所述凹位上设有一能防止所述连接轴从该凹位中滑出的锁片。
所述避震机构包括一伸缩杆及一套设在该伸缩杆上的避震弹簧,所述伸缩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车盘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箱体的外侧壁顶部。
所述车盘的前端设有一采用共聚丙材料制成的护架。设有护架,有效增强结构强度,提高抗撞能力,延长使用寿命。而且该护架采用共聚丙材料制成,比起普通的聚丙烯更具韧性,进一步防止车子行驶时撞到障碍物而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部件布局合理,转向系统中的转向电机采用垂直结构设置,能减少零件数目并节约空间,提高转向性能;采用差速驱动系统,有效缩小转变半径并防止转变时后轮侧滑,提高玩具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简易而强硬的避震机构能够增加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避免传统因采用差速箱的设计而易引起后轮一边卡死一边打滑而无法行驶的现象,发挥出更加出色的越野性能,适用于各种路况行驶,为玩耍者提供更多的乐趣,娱乐性高。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转向系统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差速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玩具车结构,其包括一车盘1,其还包括一转向系统2、一差速驱动系统3、一避震机构4及一无线控制电路板5,所述转向系统2设置在所述车盘1的前部,所述差速驱动系统3通过所述避震机构4设置在所述车盘1的尾部,所述无线控制电路板5设置在所述车盘1的中部,并分别与所述转向系统2和差速驱动系统3相连接。
所述转向系统2包括一底座21、一转向电机22、一转向机构23及对称设置在该转向机构23两侧的右前轮组24和左前轮组25,所述转向机构23设置在所述底座21上,所述转向电机22对应所述转向机构23的正后方中心位置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21上,且该转向电机22的转轴26朝下,并贯穿所述底座21通过齿轮与所述转向机构23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实丰玩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实丰玩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0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