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行车记录及车道偏移警示功能的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5539.1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4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信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致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B60R1/12;H04N5/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韩丰年;朱栋梁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行车 记录 车道 偏移 警示 功能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后视镜,特别关于一种具有行车记录及车道偏移警示功能的后视镜,可观看行车时前后方路况,且将行车记录及车道偏移警示的功能整合,以辅助驾驶员行驶车辆,提高行车安全。
背景技术
汽车的普及虽为大家带来交通上的方便,但也因其普及化及大众化,使得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逐年增多,道路交通状况趋于复杂,每年发生交通事故的件数不断增加,许多驾驶员为提高行车安全及便于厘清交通事故责任,都会在车上设置车道偏移警视器及行车记录器,前者用于行驶车到偏移时发出警示音,促使驾驶员提高警觉,避免事故发生,后者则用于事故发生时作为厘清责任的依据。
现有的车道偏移警示器,是以一摄影机朝车辆前方拍摄,以获取摄影机拍摄道路的影像,并运算判断车辆行驶的方向有无偏移,而在过度偏移时发出警示音提醒驾驶员;行车记录器是以一摄影机朝车辆前方拍摄及以一显示器设置于驾驶座前方,以获取摄影机拍摄的画面,而记录行车时的状况并同时由该显示器显示该摄影机拍摄的画面,以供事故发生时作为责任厘清的依据,因此,若驾驶员欲兼顾两者的目的,则须在车上多设置两台摄影机及一显示器,相当占据装设空间;且驾驶员在行驶车辆时,必须时时刻刻观看左右后视镜及车内的正后视镜,在驾驶座上一处设置该显示器供驾驶员观看,更容易分散驾驶员的视线及注意力,还有需要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车道偏移警示器及行车记录器分开设置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行车记录及车道偏移警示功能的后视镜。
为达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使所述具有行车记录及车道偏移警示功能的后视镜包含有:
一镜具,包含一镜座、一镜片及一支架,所述镜片及所述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镜座的两相对侧面,且所述镜片具有一镜面区及一显像区;
一摄影机,设置于所述镜具上,且镜头背对所述镜片;
一显示器,设置于所述镜具的镜座内,且对应所述镜片的显像区;
一警报单元,设置于所述镜具的镜座上;
一行车记录模块,设置于所述镜具的镜座内,并与所述摄影机及所述显示器电连接,且内建一影像记录程序,所述影像记录程序在启动后获取所述摄影机所拍摄影像,并储存为影像数据且同时输出影像数据至所述显示器,供该显示器显示所拍摄的影像;
一偏移判定模块,设置于所述镜具的镜座内,并与所述摄影机及所述警报单元电连接,且内建一偏移判定程序,所述偏移判定程序获取所述摄影机所拍摄的影像,且依据获取影像中的车道标线判定车辆是否偏移,并在判定偏移时驱动所述警报单元警报。
优选的,所述镜片上以网板印刷有多个铬点,所述多个铬点呈间隔排列。
优选的,所述镜座上进一步设置有一记忆卡接口端口,且所述行车记录模块进一步与所述镜座的记忆卡接口端口电连接。
特别的,所述摄影机设置于所述镜具的支架上,也可设置于所述镜具的镜座上。
其中,所述记忆卡接口端口可为SD卡接口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行车记录模块及车道偏移警示模块共享同一摄影机,且所述显示器设置于所述后视镜的镜座内,节省装设摄影机及所述显示器所占据的空间;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镜具的镜片包含有一镜面区及一显像区,驾驶员在平时观看所述后视镜时即可同时得知摄影机所拍摄的画面,不会使驾驶员分心,以提高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镜具的前视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镜片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后视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功能方块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镜具 11镜座
111记忆卡接口端口 12镜片
121镜面区 122显像区
1221铬点 13支架
20摄影机 30显示器
40警报单元 50行车记录模块
60偏移判定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5,本实用新型具有行车记录及车道偏移警示功能的后视镜包含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致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致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5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围下护栅卡扣和具有该前围下护栅卡扣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