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发动机液体空气滤清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1407.1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3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效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效振 |
主分类号: | F02M35/026 | 分类号: | F02M35/026;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发动机 液体 空气滤清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发动机液体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机动车辆上均安装有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将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提前进行过滤,以保护发动机少受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但是,目前有的机动车辆尤其是类似于铲车和卡车等重型机械上使用的空气滤清器并不能对空气进行很好的过滤,因为这类车辆由于工作性质所限,通常在空气中的灰尘比较多的环境下工作,对空气的过滤效果比较差,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能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卧式发动机液体空气滤清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卧式发动机液体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连接有左隔板和右隔板,左隔板位于右隔板左侧,左隔板的顶边与壳体之间留有间隙,左隔板的其余边与壳体密闭相连,右隔板的底边与壳体之间留有间隙,右隔板的其余边与壳体密闭相连,右隔板右侧的空间为进气腔,左隔板左侧的空间为出气腔,左隔板与右隔板之间的空间为转向腔,进气腔的上端开有进气口,出气腔的下端开有出气口,其特征是:进气腔底部与转向腔底部的空间为储液仓;出气腔内固定安装有回收筒,回收筒的上口与出气腔密闭相连,回收筒的下口处密闭连接有主回收斜板,主回收斜板的正面投影为梯形,主回收斜板上下开口,主回收斜板的上口直径小于主回收斜板的下口直径,主回收斜板的中间穿有左立轴,左立轴固定安装在出气腔内,左立轴上相对旋转安装有叶轮,叶轮位于主回收斜板上方;叶轮包括有本体,本体外围均匀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本体周围,连接片一边固定连接有风片,连接片另一边固定连接有甩液卷,风片位于连接片下方,甩液卷位于连接片上方,甩液卷的纵向剖面为“V”字形状,甩液卷上带有甩液槽,本体、连接片、风片和甩液卷为一体结构;主回收斜板的底部开有回液孔,回液孔处密闭连通有回液管,回液管的另一端位于储液仓内。
根据所述的卧式发动机液体空气滤清器,其特征是:所述转向腔内固定安装有右立轴,右立轴上也相对旋转安装有所述叶轮。
根据所述的卧式发动机液体空气滤清器,其特征是:所述回收筒的下口处密闭连接有次回收斜板,次回收斜板位于主回收斜板下方,次回收斜板的正面投影为梯形,次回收斜板上下开口,次回收斜板的上口直径小于次回收斜板的下口直径,所述左立轴从次回收斜板的中间穿过,主回收斜板与次回收斜板之间的左立轴上相对旋转安装有所述叶轮;次回收斜板的底部也开有回液孔,主回收斜板与次回收斜板之间的空间和主回收斜板与回收筒之间的空间相通,次回收斜板上的回液孔,与所述回液管密闭相通。
根据所述的卧式发动机液体空气滤清器,其特征是:所述回收筒与主回收斜板之间密闭连接有主吸液海绵;所述次回收斜板与主回收斜板之间密闭连接有次吸液海绵。
根据所述的卧式发动机液体空气滤清器,其特征是:所述主回收斜板上方的左立轴上相对旋转安装两个或多个所述叶轮;所述右立轴上相对旋转安装两个或多个所述叶轮。
根据所述的卧式发动机液体空气滤清器,其特征是:所述转向腔底部密闭安装有滤网,所述右立轴从滤网中间穿过。
根据所述的卧式发动机液体空气滤清器,其特征是:所述储液仓内密闭连接有防溅海绵。
根据所述的卧式发动机液体空气滤清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口处密闭连接有盖帽,盖帽为帽子形状,盖帽上开有进气孔,进气孔开口向下;所述出气口处密闭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上下开口,连接筒与所述出气腔相通;连接筒的筒壁上开有叉口,叉口的开口向下。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发动机的进气管处,用本实用新型来代替车辆的进气管,本实用新型能在保证进气管原有作用的同时,对经过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提前进行过滤,有效降低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使进入车辆原有空气滤清器中的空气得以提前净化,最后得到的是非常清洁的空气,由于被多次过滤后的空气对发动机的磨损很少,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叶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叶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盖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盖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效振,未经王效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1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微型水轮发电机组
- 下一篇:改善柴油机加速性能及碳烟排放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