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8609.0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0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雁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星辉车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17/26 | 分类号: | A63H1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 车模 前轮 转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真车模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仿真车模的前轮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仿真车模的前转向结构通常包括电机和牙轮组,控制电路板控制的电机带动牙轮组驱动前车轮转向机构来实现仿真车模的转向动作。由于此种结构主要是运用牙轮组实现转向功能,当左右转向达到极限时,电机容易卡死,且操作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童车的前轮转向结构,以解决电机容易卡死的问题,并实现操作简单化、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包括电机和车轮支架,所述电机驱动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内置于离合固定件的圆圈内,所述离合固定件活动连接拉杆的一端,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车轮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组件由离合片和离合锤片组成,所述离合片的对称两端伸出凸头,所述离合锤片设置凹槽,所述凸头插入凹槽中。
所述拉杆的中间开设有中心孔,拉杆的两端开设有通孔。
所述离合固定件的圆圈外对称设置有支柱,所述拉杆的其中一端的通孔与支柱套接。
所述车轮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支柱,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的通孔与支柱套接。
所述电机被左盖和右盖包装于其内,所述右盖由右盖上部和右盖下部装配组成,所述右盖下部与车轮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右盖上部设置两个圆柱,所述拉杆通过中心孔套接于圆柱中。
本实用新型突破现在技术的转向方式,利用离合组件带动转向拉杆左右转动,从而推动车轮转向,即当线路板输出控制信号时,带动电机转动,电机驱动离合片和离合锤片的作用,使拉杆左右扭动,拉杆推动车轮支架动作,从而驱动车轮转动,实现转向功能。在此过程中,当车子的左右转向达到极限时,通过离合片和离合锤片的左右,使得电机仍然持续工作,不会出现卡死现象,其操作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轮转向结构的立体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轮转向结构的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仿真车模前轮转向结构,由电机4、左盖1、右盖(包括右盖上部2和右盖下部3)、车轮11、车轮支架9、转轴10、离合组件(包括离合片5和两块离合锤片6)、两条拉杆8和离合固定件7组成。电机4装配在左盖和右盖内部。电机的伸出轴插入离合片5,离合片5的对称两端伸出凸头17,离合锤片6设置凹槽18,凸头插入凹槽中组成离合组件。离合组件置于离合固定件7的圆圈内,离合固定件7的圆圈外对称设置有支柱12。拉杆8的中心开设有中心孔15,拉杆8的两端分别开设通孔13。车轮支架9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支柱14。拉杆8的一端的通孔13活动套接于离合固定件的支柱12上,另一端的通孔13活动套接于车轮支架9的支柱14上。右盖由右盖上部2和右盖下部3装配组成,右盖下部3与车轮支架9固定连接。右盖上部2设置两个圆柱16,拉杆通过中心孔15套接于圆柱16中。车轮11通过转轴10固定于车轮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星辉车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星辉车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8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的LED日光灯
- 下一篇:带有放大字符功能的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