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保护弯道腔隙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9254.7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0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牛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天牛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9 | 分类号: | B65G39/09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22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保护 弯道 密封 装置 | ||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保护弯道腔隙的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适应用于带式运输机托辊的具有弯道腔隙的密封装置。
二、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托辊轴承的内部清洁,延长使用寿命,轴承的密封装置是一个重要的机械部件,特别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机械装置如带式运输机,带式运输机广泛用于冶金、矿山、煤炭、港口、电站、码头等多个行业,用于输送各种散装物料及成件物品,托辊是用于支撑输送带及输送带上所承载物料,并保证输送带平稳运行的装置,也是带式输送机使用过程中的关键部件,其防尘、防水和旋转阻力是标明质量性能的三项重要指标,在现有的机械密封装置大都采用迷宫式弯道密封结构,较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但由于迷宫式弯道密封机构采用塑料和尼龙,注塑或压制成型,其强度低、脆性大且外露,在安装运输及运行使用中极易损坏,减少了使用寿命。
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保护弯道腔隙的密封装置,因此延长了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内密封圈、外密封圈和外保护盖,外密封圈设在轴承座上的轴架与迷宫密封腔组成,内密封圈设置有轴套及迷宫密封腔,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之间设置有横截面为ε形弯道腔隙,外保护盖设置在内密封圈的外侧,在内密封圈与外保护盖接触的面的外端上设置有凸起部,外保护盖设置有与内密封圈的凸起部相对应的凹部,内密封圈的凸起部的横截面设置为c形。
当安装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后,再把外保护盖安装到内密封圈上,使外保护盖扣在内密封圈上,由于设计了外保护盖,使外保护盖与内密封圈之间形成了外端为C形内端为直线的间隙,使外保护盖直接对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形成了保护,外盖制作简单、材料广泛、强度高,有效地保护了内密封圈,使托辊轴承内部的保持清洁,因此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内密封圈与外保护盖之间形成的间隙设置为外端为C形内端为直线。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保护盖的内侧面与内密封圈的外侧面形状相对应。即外保护盖的内侧与内密封圈外侧接触处外形一样,互相配合,外保护盖强度高于内密封圈,有效保护了内外密封。
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外盖1的结构示意图。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内密封圈4、外密封圈2和外保护盖1,外密封圈2由可过盈设在轴承座上的轴架与迷宫密封腔组成,内密封圈4设置有轴套及迷宫密封腔,内密封圈4和外密封圈2之间设置有横截面为ε形弯道腔隙,外保护盖1设置在内密封圈4的外侧,在内密封圈4与外保护盖1接触的面的外端上设置有凸起部41,外保护盖1设置有与内密封圈4的凸起部41相对应的凹部11,内密封圈4的凸起部41的横截面设置为c形,在内密封圈4与外保护盖1之间形成的间隙设置为外端为C形内端为直线。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保护盖1的内侧面与内密封圈4的外侧面形状相对应。
当安装外密封圈2和内密封圈4后,再把外保护盖1安装到内密封圈4上,使外保护盖1扣在内密封圈4上。
在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皮带运输机中,外密封圈2的突起和腔体与对应内密封圈4的腔体和突起通过油脂配合,防止水与粉尘进入托辊轴承内部,提高了托辊的使用寿命,又由于采用腔隙式密封,因此其旋转阻力也符合旋转阻力的要求。但是内密封圈4采用塑料或尼龙注塑压制而成,在煤矿井下运输、安装和运行中,由于外露部分强度低、脆性大极易损坏,而影响使用寿命。为此本公司在内密封外按内密封(外露部分)的外形用一定厚度的强度高的材料(如铁板、不锈钢板)压制成一种外保护盖1,有效的保护了内密封圈4,延长了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外保护盖1,使外保护盖1与内密封圈4之间形成了外端为C形内端为直线的间隙,使外保护盖1直接对内密封圈4和外密封圈2形成了保护,外保护盖1制作简单、材料广泛、强度高,有效地保护了托辊轴承内部的清洁,因此延长了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安装和使用方便,有效的保护了内密封外露部分,增加了寿命。
3、由于设计了内密封圈4和外密封圈2之间设置有横截面为ε形弯道腔隙,因此大部分淋水与粉尘被甩走,小部分可能进入环状空腔内,这样只能破坏第一道油膜密封,内密封圈的环柱状突起和外密封圈与轴套结合通过油脂密封,进一步阻止水与粉尘进入轴承内部,进而达到防尘、防水的目的。
在具有弯道腔隙的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内密封圈4、外密封圈2和外保护盖1,外密封圈2设在轴承座上的轴架与迷宫密封腔组成,内密封圈4设置有轴套及迷宫密封腔,内密封圈4和外密封圈2之间设置有横截面为ε形弯道腔隙,外保护盖1设置在内密封圈4的外侧,在内密封圈4与外保护盖1接触的面的外端上设置有凸起部41,外保护盖1设置有与内密封圈4的凸起部41相对应的凹部11,内密封圈4的凸起部41的横截面设置为c形(即外保护盖1的内侧与内密封圈4外侧接触处形状一样,互相配合,外保护盖强度高于内密封圈,有效保护了内外密封)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天牛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天牛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9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