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叉车用吸油管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7404.4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2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作祥;邬亚云;朱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管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15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车 油管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叉车用吸油管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叉车用吸油管总成,在面积不到0.03m2,厚度为6mm的铁板面中不均布焊接直径大至¢48mm小至¢14mm的四根弯管,并且还要保证铁板装配面的平面度小于0.5mm,难度非常之大,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叉车用吸油管总成,回油管下端面采用斜面口,增加了管子口截面面积,降低了回油背压,从而使回油更加顺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叉车用吸油管总成,包括油箱盖板,所述油箱盖板上设置有吸油管、回油管、回油管钢管和透气管,所述回油管下端面设置为斜面口。
所述回油管下端面为30度斜面口。
所述油箱盖板装配面的平面度不大于0.5mm。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结构更加紧凑,吸油、回油、透气、加油的管子布局更加合理有效;
2、回油管下端面采用30度斜面口,增加管子口截面面积近一倍,降低了回油背压,从而使回油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油箱盖板;2、吸油管;3、固定板;4、滤油芯壳;5、螺栓;
6、回油管;7、回油管钢管;8、管子;9、透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
叉车用吸油管总成,包括油箱盖板1,油箱盖板1上设置有吸油管2、回油管6、回油管钢管7、透气管9和管子8,吸油管2下端通过固定板3与滤油芯壳4连接,螺栓5与固定板3下端连接,回油管6下端面设置为30度斜面口,可增加管子口截面面积近一倍,降低了回油背压,从而使回油更加顺畅。油箱盖板1装配面的平面度不大于0.5mm,使本总成结构更加紧凑,吸油、回油、透气、加油的管子布局更加合理有效,全部焊缝需做渗漏试验,不得有任何渗漏产生,所有管腔内不得有杂质、残渣和锈迹。
叉车用排气管总成目前已广泛使用,其它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管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管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7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型真空加湿蒸纱机
- 下一篇:用于加工圆柱滚子轴承铜保持架锁口的胎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