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9944.1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5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伟;樊伟锋;夏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62;G02F1/1368;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在电脑显示器、电视机和手机多采用具有前端显示水平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作为显示设备。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是由液晶显示玻璃,源极驱动电路及栅极驱动电路组成。液晶显示装置是由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组成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中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且在两者中间填充有液晶。其中,彩膜基板为彩色滤光片,通常由红,绿,蓝三种基色的光阻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矩阵排列;阵列基板为多条栅极线与多条数据线彼此垂直交叉形成的子像素矩阵排列,每个子像素设置有薄膜晶体管。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一一对应,且阵列基板的薄膜晶体管子像素与上彩膜基板的彩色光阻一一对应。
目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中像素与栅极线、数据线的常用的架构方式有以下三种:以下附图1、附图2和附图3中的R表示红色、G表示绿色、B表示蓝色。
如附图1所示为单栅极的连接方式:一个像素的红、绿、蓝三个子像素的栅极信号由一条栅极线进行控制,源极信号由三条数据线分别控制。其中,栅极线G1与数据线S1,S2,S3控制第一行第一像素;栅极线G2与数据线S1,S2,S3控制第二行的第一像素;栅极线G3与数据线S1,S2,S3控制第三行的第一像素。依次类推,具体可参见附图1。
如附图2所示为双栅极的连接方式:
一个像素的红、绿、蓝三个子像素的栅极信号由二条栅极线分别进行控制,源极信号由二条数据线分别进行控制。其中,针对行,栅极线G1与栅极线G2对第一行中的各个像素中的各个子像素进行控制;针对列,各个水平相邻像素中的各个子像素,两两为一组由一个数据线进行控制,且分别与不同的栅极线连接,如第一列中的红色子像素和第二例中的绿色子像素由数据线S1控制,且分别与栅极线G1和G2连接;相邻的第三列中的蓝色子像素和第四列中的红色子像素由数据线S2控制,且分别与栅极线G3和G4连接。依次类推,具体可参见附图2。
如附图3所示为三栅极的连接方式:一个像素的红、绿、蓝三个子像素的栅极信号由三条栅极线分别进行控制,源极信号由一条数据线进行控制。其中,栅极线G1和源极线S1控制第一列的第一像素的红色子像素,栅极线G2和源极线S1控制第一列的第一像素的绿色子像素,栅极线G3和源极线S1控制第一列的第一像素的蓝色子像素,栅极线G1、G2、G3水平扫描期间,数据线S1、S2、S3依次提供子像素数据信号。依次类推,具体可参见附图3。
采用三栅极的液晶显示驱动方式,可以通过减小数据线的数量降低制造成本,同时降低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耗,但是,在栅极线一个水平扫描周期内,由于数据线要分别提供子像素的数据信号,使得子像素的液晶充电时间减少,造成显示异常的风险。尤其在3D显示领域,利用双眼视差原理产生立体效果,将显示画面分为左右眼图像,这就要求3D显示设备的显示帧频比普通的显示设备提高一倍以上。对于现有技术常用架构对各个子像素的驱动方式,其所能达到的效果对于现如今所发展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的来说,已经很难使当前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体现出更好的显示质量,并且存在显示不良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克服由于现有技术在像素水平排列驱动上的局限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源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多个子像素,呈矩阵形式排列于所述基板上,且其由相互垂直交叉的多条数据线及多条栅极线形限定;
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对应一个子像素;
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由纵向相邻的三个子像素组成;
其中,每个像素单元分配有两根数据线,每个像素单元中至少一个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栅极与不同栅极线连接,且连接到同一栅极线的子像素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分别与不同数据线连接。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同时驱动连接两行子像素的栅极线打开,使所述栅极线导通,并向连接该栅极线的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栅极发送栅极信号;
打开接收到栅极信号的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的各条数据线开关,导通各条所述数据线;
向导通的所述栅极线和数据线连接的各个所述薄膜晶体管对应的子像素依次写入对应子像素的数据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99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