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渣装置及使用该吸渣装置的除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6705.0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1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炼;戈文荪;陈永;郭华;李龙;黄正华;王二军;何为;翁建军;蒋龙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3/00 | 分类号: | B22D43/00;C21C7/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灿强;薛义丹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使用 方法 | ||
1.一种吸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渣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进气管、金属软管、抽气单元和金属直筒,其中,
所述进气管具有设置有吸渣口的一端,以通过所述吸渣口将金属液表面上的渣吸入进气管内;
所述抽气单元的进气端与金属软管连接,所述抽气单元的出气端与金属直筒的中部的进气口连接,以形成依次经过进气管、金属软管、抽气单元和金属直筒的气流;
所述金属直筒的下端与集渣斗连接以收集所述渣,所述金属直筒的上端与出气管连接以排出所述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渣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抽气单元的出气端与金属直筒的进气口之间的螺旋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单元为风机或者为内部设置有风机的抽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外部具有耐火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渣装置还包括用于夹持并移动进气管的机械臂,并且所述进气管与金属软管通过法兰连接。
6.一种除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方法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渣装置来吸除金属液表面的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方法还包括:在金属液表面上的渣的厚度超过50mm的情况下,在通过所述吸渣装置来吸除金属液表面上的渣之前,对金属液表面上的渣进行扒渣处理,以使金属液表面上的渣的厚度不小于10mm并且不大于5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渣装置中的气流的流量为3~10Nm3/h。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液为铁水,所述渣为铁水经脱硫处理而形成的脱硫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渣装置的进气管的吸渣口位于铁水的上表面上方并且与铁水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50mm~8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67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