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咬合桩钻机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1631.1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02D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咬合 钻机 及其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咬合桩钻机及具有其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高层建筑或地铁站等往往会设计多层地下室用来作为停车库、空调制冷供暖机房、人防工程等。同时,建造地下室开挖的大量土方也可以减轻整个建筑对地基和基础的竖向压力。在施工时,多层地下室的开挖形成建筑物深基坑。深基坑经常出现各种破坏,如塌方、滑坡、渗水,甚至引起周围建筑垮塌等事故,由此而引出当前的热点工程——基坑支护,其中,咬合桩便是基坑支护的形式之一。
现有咬合桩的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一般先施工A桩,后施工B桩,B桩施工时利用钻机的切割能力切割掉相邻A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使B桩嵌入A桩,成孔顺序为:A1-->A2-->B1-->A3-->B2-->A4-->B3-->。
上述传统的钻机施工咬合桩一次只能打一根桩,施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施工效率的多孔咬合桩钻机,包括:车身配重及主卷扬;该多孔咬合桩钻机还包括:一个动力头,该动力头上安装有多个钻杆及多个钻斗,多个钻杆与多个钻斗一一对应,多个钻斗中相邻两个钻斗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钻斗对应钻孔中两点间的最大距离,车身配重与动力头、多个钻杆及多个钻斗匹配,主卷扬的拉力与动力头、多个钻杆及多个钻斗匹配;或者,该多孔咬合桩钻机还包括:用于与桅杆连接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多个动力头;每一动力头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钻杆及至少一个钻斗,至少一个钻杆与至少一个钻斗一一对应,多个动力头上的钻斗中相邻两个钻斗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钻斗对应钻孔中两点间的最大距离,车身配重与多个动力头、至少一个钻杆及至少一个钻斗匹配,主卷扬的拉力与多个动力头、至少一个钻杆及至少一个钻斗匹配。
进一步地,一个动力头上的多个钻杆及多个钻斗均为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地,一个动力头上的多个钻杆为相同的钻杆,一个动力头上的多个钻斗为相同的钻斗。
进一步地,支架上设置有滑道,多个动力头中的每一动力头上设置有与滑道配合作用的滑动部件;滑道及滑动部件上均设置有定位螺栓孔;多个动力头与支架通过穿过定位螺栓孔的螺栓定位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动力头上的钻斗为等间距设置;多个动力头上的钻杆为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地,支架上用于与桅杆连接的连接部为卡式结构,支架通过卡式结构与桅杆卡合。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咬合桩钻机的施工工艺,包括:
(A)利用如上述任一种多孔咬合桩钻机钻孔取土施工,单次成孔多根第一定位桩,并灌注多根第一定位桩;
(B)利用多孔咬合桩钻机钻孔取土施工,形成与多根第一定位桩成咬合状的多根咬合桩,并灌注多根咬合桩。
进一步地,在步骤(B)之后还包括:
(C)利用多孔咬合桩钻机钻孔取土施工,单次成孔多根第二定位桩,并灌注多根第二定位桩;
(D)利用多孔咬合桩钻机钻孔取土施工,形成与多根咬合桩中的尾桩及多根第二定位桩成咬合状的多根咬合桩,并灌注多根咬合桩。
本发明的多孔咬合桩钻机实施例通过增加钻杆及钻斗的数量,并将主卷扬及车身配重与新的钻杆及钻斗匹配,使得单次成桩数量达到两根以上,有效提高咬合桩施工效率,且新型多孔咬合桩钻结构简单、可靠,经济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钻机施工工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视图;
图3为本发明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视图;
图4为本发明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一实施例的施工工艺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二实施例中支架与多个动力头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二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二实施例中动力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二实施例中支架与多个动力头的第一配合状态图;
图9为本发明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二实施例中支架与多个动力头的第二配合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1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齿轮抬升装置的无轨梳体小车
- 下一篇:电动快速台钳